农民非农收入区域差异的测度及建议对策

时间:2022-05-19 03:06:21

农民非农收入区域差异的测度及建议对策

[摘要] 本文利用thiel熵指数对农民非农收入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揭示了非农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泰尔熵模型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带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差异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非农收入 区域差异 测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陆续推出的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税费改革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这种增长主要来自于农民非农收入的增长。但在增长的同时,非农收入的差距却在逐步扩大。为详细分析,本文利用thiel熵指数对其进行了测度。

一、模型建立

1.模型假设条件

假设有一个地区的居民收入分配分布为xi, i=1,2,――n,平均收入为μ,其收入差距可用泰尔熵模型表示为:

由此原理,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之间的泰尔熵模型可表示为:

模型中,i=1,2,――,N,N=31,

其中:Pi为第i个省份的人口,Yi为第i个省份的非农收入,P为31个省份的总人口数,Y为31个省份的非农收入的总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区发展差距,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三大地带之间,把全国31个省份之间的整体非农收入差距分解为:三大地带内部差距和三大地带之间差距,即:,其中,Ti表示地带内部的泰尔熵,TB表示地带之间的泰尔熵。

2.三大地带内部分省份差距的泰尔熵模型

其中,PE,PM,PW分别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人口总和,TE,TM,TW分别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内部的泰尔熵。

(1)东部地带内部分省份差距的泰尔熵模型:

其中,;Pj为东部地带第j省份的人口,Yj为东部地带第j省份的非农收入,j=1,2,――,11。

(2)中部地带内部分省份差距的泰尔熵模型:

其中,;Pk为中部地带第k省份的人口,Yk为中部地带第k省份的非农收入,k=1,2,――,8。

(3)西部地带内部分省份差距的泰尔熵模型

其中,;Pl为西部地带第l省份的人口,Yl为西部地带第l省份的非农收入,l=1,2,――,12。

3.三大地带之间差距的泰尔熵模型

(4)三大地带之间差距的泰尔熵模型:

二、模型求解结果

由上面公式计算1998年以来我国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的泰尔熵指数,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换算求解,求解过程另文叙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数据说明98年以来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带内部区域农民非农收入整体上的差异都在不断扩大,东、中、西部八年分别增长了19.77%、42.35%和59.69%,平均每年增长2.82%、6.05%和8.526%,可以看出西部内部差异增长最快。对三大地带整体来说,地区内部省份之间的差异要大于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农民非农收入区域差异从泰尔熵指数分析来看主要来自于三大区域内部的差异。

表2数据表明,地带内部的贡献率要大于地带之间的贡献率,三大地带之间的农村居民非农纯收入差异对全国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从1998年的41.9%下降到2005年的22.7%,而地带之间的贡献率则由1998年的58.1%增加到2005年的77.3%,究其因,这可能是落后地区更多的鼓励农民到发达地区进行非农就业所导致的结果。

东中西三大地带内部农民非农收入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整体而言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但西部差异增长速度最快,1998年为52.6%,到2005年增加到81.6%,中部次之,增加速度较为缓慢,可见西部在大开发政策引导下部分地区还是有了一定的改善,因此拉大了西部的非农收入差异。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1998年~2005年以来,对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带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差异,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在下降,而地带内部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却在上升。总的来说,在短期内,各省份或各区域要因地制宜,努力缩小本区域内部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差异问题。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应更多的为农村考虑,尤其是要向中西部农村建设方向倾斜。

参考文献:

[1]陈风波丁士军: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5(5)5~8

[2]孙志军、杜育红.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及其对收入的影响.教育与经济[J].2004(1)24~29

[3]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0

[4]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80~100

[5]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8.150~190

[6]Robinson.A Note on the hypothesis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1976,Vol.66,437~44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论违约责任――基于经济学视角 下一篇:基于信息构建的网站改造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