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药临床合理联用

时间:2022-05-18 07:30:47

浅析中西药临床合理联用

[关键词] 中药;西药;联合应用

随着医药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中西医结合也在广泛开展。据本草文献记载,中西药联用大约始于20世纪初,时至今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大医学体系在我国的确立,中西药联用已习以为常,各类中西药联合组方的制剂亦日渐增多,因此,临床医药人员更应重视,合理联用中西药提高药物的治疗效能,减少毒不良反应。

1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优势

1.1 中西药互为补充、提高疗效 中药、西药虽然属于不同体系,但其目的都是治病救人,中医、西医各自都有完善的治病医疗体系和成功的经验。如能合理的将中西医结合与中西药联用,更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以弥补中医之所短,取西医之所长。中医用药强调整体,重在提高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调整平衡机体的各种功能,西医用药治疗侧重于局部,注重祛邪,消除病灶。中西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合理联用,能达到相互取长补短之效果。如:阿司匹林能除热、发汗,力甚猛,容易伤气阴,与补阴生津的沙参、知母、玄参、生地等联用,既能发汗退热又能清热生津,达到祛邪扶正之功,取长补短之目的。

1.2 中药治本、西药治标 著名中西医汇通派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认为:“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证,以西药治其标,以中医治其本,则奏效效必捷”。临床上中医辨证而结合西医辨病,常能达到标本兼顾的作用。如用安替比林治外感之热,再用石膏退热,知母补阴,这样效果更好;肾阳虚型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急管哮喘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免疫功能比正常人低下,临床常用西药抗生素控制感染,用补肾中药干姜、细辛、淫羊霍、巴戟天、熟地等补肾固本;胆道感染,用西药庆大霉素等控制感染,有肝气郁失调病人,则运用中药来疏肝理气,如枳实、白芍、柴胡等,药理研究表明枳实、柴胡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的进入,作用于部位。

2 中西药的合理应用

2.1 协同增效作用 如:①清肺汤、六味地黄汤等与抗生素药物联用,有增强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效果。这些中药方剂具有抗炎祛痰、激活机体防御功能的效果,尤其是含人参、柴胡、甘草的方剂效果更佳。单味中药如:黄连、黄柏、葛根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②逍遥散或三黄泻心汤等与西药催眠镇静药联用,既可提高对失眠症的疗效。又可逐渐摆脱对西药的依赖性。③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与血管收缩药甲磺酸二氢麦角胺联用,增强对性低血压症的治疗作用。④麻黄与青霉素联用,治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增效作用。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联用,可增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果。碱性中药与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同服,可防止后者被胃酸破坏,增加肠道吸收.从而增强抗菌作用。⑤羊霍甘喘片,即照顾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用药的君、臣、佐、使,又考虑到西药对病理过程的转化优势。其中淫羊霍、小回香、牡蛎能补肾阳、敛气;虎杖、茜草能化淤祛痰;乌贼骨、猪胆粉、洋金花能燥湿化痰平喘;甘氯喘、系氯喘(氯丙那林能平喘祛痰,抗过敏)与甘草酸铵结合而成,对支气管扩张作用较明显,并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对心脏的兴奋作用较小。气雾吸入或舌下含服起效较快。如将上述中西药联用,即能祛痰平喘,又能补肾纳气。⑥甘草与氢化可的松联用,用于抗炎、抗变态反应,因所含的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其在血中的浓度升高,疗效增强。

2.2 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受到其各种毒不良反应的损害。某些化学药品或提纯品成分单一,治疗作用明显,但不良反应也较大,西药尤为突出。中西药联用往往能克服这一缺点,使药物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目前临床主要用于:①减轻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②防治撒停激素后的反跳现象;③防止一些药物在服用时产生胃肠道或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④防治化疗的毒副反应。如:中药复方石麦汤与抗精神分裂症的氯氮平联用,能减轻氯氮平对机体的不良反应。因氯氮平治精神分裂症有显著疗效,但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流涎,而同时服用石麦汤(生石膏、炒麦芽),30~60剂为1疗程,流涎可以消失,消失率为82.7%,总有效率为93.6%。恶性肿瘤是当前医学界治疗的难题,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是病邪――癌细胞,二是正气虚――免疫力下降,通过中西药结合,减小不良反应。抗癌药氟脲嘧啶,主要为注射给药,毒性较大,现加入黄芪、当归、女贞子等,增加白细胞、健胃、止血、止吐的中药,制成复方氟脲嘧啶,即可口服,又降低了毒性,这是中西药结合降低毒不良反应的原因。逍遥散与抗结核西药联用,减轻抗结核西药对肝脏的损害。六君子汤与抗震颤麻痹药联用,可减轻其胃肠道不良反应,但也可能影响吸收、代谢和排泄。小青龙汤、柴胡等与抗组织胺药联用,可减少西药的用量和嗜睡等不良反应。

2.3 中西药联用促进吸收 本香、砂仁等能对胃肠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药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这样药物充分吸收。口服维生素B(M2)、地高辛时最好同服木香、砂仁、黄芩等中药煎剂,使前者在小肠上部停留时间长,有利于吸收,提高疗效。

3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

虽然中西药联用优势很大,但也有不少缺点,如盲目地联用,则可能降低疗效,产生沉淀、络合物,毒不良反应等,甚至导致药源性疾病或危害生命,临床应当避忌,切勿联用,目前根据有关资料和临床报道,可分为3类,如下:

3.1 降低药物的疗效

3.1.1 含金属离子类的中药及中成药与西药联用 ①含钙、铁、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石膏、瓦楞子、龙骨、海螵蛸等)及中成药不能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联用,因其分子含有酰胺基和多个酚羟基,能与钙、铁、镁、铝等离子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络合物,降低溶解度,难以被胃肠道吸收。也不能与维生素C合服,因同服能加速维生素C氧化分解,导致维生素C失效,故不能合服。与左旋多巴(又名L-多巴)同服,能降低后者的疗效,铁、铝、钙等金属离子,能与左旋多巴分子结构中的两个游离酚羟基产生螯合反应,影响左旋多巴在胃肠道的吸收,故不能同时服用;②含雄黄类的中成药不能与硫酸盐、亚硝酸盐等西药合用,因雄黄含硫化砷具有氧化还原性,与无机盐生成硫化砷盐沉淀物,阻止西药吸收,使雄黄类的中成药失去原有的疗效,并有导致砷中毒的可能。

3.1.2 含碱性成分的中药及成药与西药联用 ①含碱性成分的中药及成药(瓦楞子、海螵蛸、硼砂)不能与胃蛋白酶、阿司匹林、维生素B(M1) 合用,因阿司匹林是弱酸性,可使其离子化程度增多,肾小管对其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降低血药浓度,故不能同服。②不宜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洋

地黄毒苷、地高辛、苯妥英那等同服,可使肠道吸收减少或发生酸碱中和,降低疗效。

3.1.3 含生物碱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与西药联用 含生物碱的中药很多,如川乌、槟榔、黄连、苦参、马钱子、洋金花、延胡索等,在应用这类中药及成药时,一定了解中西药各自的成分,以免降低疗效。①含莨菪类生物碱的中药,不宜与红霉素同时服用,因莨菪碱能抑制胃蠕动及排空,而延长红霉素在胃中停留时间,导致胃酸破坏红霉素分子结构,降低吸收率。②与碱性较强的西药(碳酸氢钠-NaCH0(M3))同服,能影响生物碱的解离度,妨碍吸收,不宜合用。③与西药酶制剂(胃蛋白酶、乳酶生、多酶片)同服,可产生沉淀反应影响吸收。

3.1.4 含鞣酸类中药与西药联用 含鞣酸质类中药有地榆、五倍于、虎杖、狗脊、大黄、侧柏叶、四季青等。鞣质又称单宁或鞣酸,是一类复杂的多酚类化合物,有很强的还原性,与蛋白质、生物碱盐、重金属等结合生成沉淀,如中西药配伍不合理,会影响药物吸收,也降低临床疗效。①与维生素B(M1)合用,能使维生素B(M1)失效,鞣质与维生素B(M1)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永久性结合物,使肠道难于吸收,并随大便排出体外,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所以病人在服用鞣质较多的中成药,应酌情补充维生素B(M1)。②与洋地黄等强心甙类药物同服,能降低洋地黄类强心甙药的疗效。因与强心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鞣酸盐类沉淀物,降低洋地黄类强心甙的疗效。③含鞣质中成药,与具有酰胺键或肽键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酶类西药(胃蛋白酶、胰酶等)同服,能使酶类降低疗效,因鞣质极易与酶类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而改变其性质,使酶降低疗效。④含鞣质中药及成药与雷米封同用,能使雷米封失去抗菌能力,因鞣质能使异烟肼分解,改变结构失去抗菌效果。

3.1.5 含酸性成分的中药及成药与西药联用 含酸性成分的中药有乌梅、五味子、山楂、木瓜等,成药有乌梅丸、保和丸、五味子丸等,此类中药可经体内代谢,使尿液酸化,所以不宜与以下药品同服:①碱性药品碳酸氢钠、胃舒平、三硅酸镁、胃疡宁、氨茶碱等,同服可产生中和反应,使药效减弱或丧失。②不宜与氨基糖昔类抗生素同用,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因此类药(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在碱性尿液中抗菌力强,在酸性中抗菌力弱,链霉素在pH 8时抗菌作用比pH5.8时增强20~80倍;庆大霉素pH8.5时抗菌作用比pH 5时大100倍,有机酸又能使尿液酸化,所以不能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同服。

3.2 影响药物排泄 有些中西药联用不合理,可影响药物的排泄。因药物排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而尿液的酸碱度是影响药物排泄的一个重要因素,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排泄快,而在酸性尿液中排泄慢,这是与药物解离有关。如:青霉素不宣与冰硼散合用,因冰硼散使尿液碱化,增加青霉素的排泄速度,降低药物的有效浓度,明显降低抗菌作用。乌梅与制剂,口服后能使尿液酸化,降低pH值。易被肠道吸收的磺胺药,其成分主要从尿液中排出,常用于泌尿系统感染疾病的治疗,但当尿液的pH值较低时,即可析出结晶,如两药合用,可因尿液的酸化,pH值降低,而出现结晶,不但降低疗效,也影响药物排泄,还会引起肾损害。

3.3 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 此类中药多含有毒成分,与西药联用,产生新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故不能联合使用。如:①含氰苷的中药,杏仁、桃仁、枇杷叶等,不宜长期与镇咳类的西药咳必清等联用。因氰苷在酸性条件下,经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虽有止咳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中枢,咳必清等可加强其抑制作用,使呼吸功能受抑制;②颠茄类生物碱的中成药(曼陀罗、洋金花、颠茄合剂)和含有钙离子的中药均不可与强心甙类药物联用.因颠茄类生物碱可松弛平滑肌,降低胃肠道的蠕动,增加强心甙类药物的吸收和蓄积,引起毒性;③磺胺类药物溶解度低,不易与乌梅、川芎等含有机酸的中药或成药联用,因在酸性尿中会加重尿结晶的形成或引起血尿;④含有朱砂的汤剂及中成药不宜与溴化物、碘化物、亚铁盐、亚硝酸盐等合用,因朱砂中的汞(H广)被还原成Hg(H+),生成有毒的溴化汞、碘化汞等,能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⑤含水合型鞣质的诃子、五倍子、四季青、地榆等中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与四环素、异烟肼、红霉素等对肝脏有毒性的西药合用,会加重对肝脏的毒性,导致药源性肝病,所以忌用;⑥含有机酸的中药不能与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同用。前者会增加后者在肾脏的重吸收,而加重对肾脏毒性;⑦配伍不当,可造成或诱发并发症,含甘草或鹿茸的成药(人参鹿茸洒、龟鹿补肾丸、鹿茸丸、鹿茸口服液、复方甘草合剂、补中益气丸)与阿司匹林合用时,造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肠溃疡出血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刺激,而甘草、鹿茸含糖皮质激素,可使胃酸分泌增多,并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肠抵抗力,而致上述不良反应。

总之,临床上中西药联用时,一定要了解所用药的成分,合理配伍。我们医药人员要不断学习中西药结合的知识,要加快、加深、扩宽中西药合理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研究,利用中西药的各自优势,提高临床用药疗效,合法、合理、合情地联用中西药,更好地推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CetuXimab 在头颈部癌中的应用 下一篇:心源性脑栓塞诊断及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时段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