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课堂隐性逃课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5-18 05:37:04

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课堂隐性逃课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日益频繁,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英语课堂上的隐性逃课问题尤为突出。它给学生,教师和社会等都带来危害,但在现实中却没有像显性逃课一样引起老师,学校和社会的重视。本文对大学生英语课堂隐性逃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隐性逃课 对策

一、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的下降,为了保证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的职业人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浓厚的学习氛围,就必须保证学生上课的出勤率。但是,职业学院学生们英语课堂的隐性逃课现象却日益严重,教师为了保证高等学校英语课堂的授课水平,但由于近几年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全英授课的模式导致课堂上更多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进程。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听课变得更加吃力,在英语课堂上的隐性逃课现象也就越来越多。它给学生、教师和社会等都带来危害。但却没有像显性逃课一样引起教师、学校和社会的重视。比起对待避免显性逃课的点名方法,教师对隐性逃课大多数持默许态度。

二、高职学院学生英语课堂隐性逃课现象调查

教师走访了该学院的小学教育系、英语系、商务英语及东西语系在内的12个专业的30多个班级,与学生进行座谈,同时也与该校专职英语教师进行多次关于隐性逃课问题解决方案的研讨会议。得出高职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非英语专业七成以上学生上课时多余一半的时间在隐性逃课,英语专业学生的隐性逃课现象好于前者;在隐性逃课的方式上,多种形式并存,其中以自学和自娱为主,并在年级、专业上及所上课的教室大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且自学的同学随年级升高逐渐增多,大教室课堂上课的隐性逃课问题严重于小教室;在隐性逃课的课程类型上,选修课的问题严重于专业课,专业必修课隐性逃课的人最少,选修课隐性逃课的人最多;在对待隐性逃课的态度上,六成学生认为隐性逃课可以理解,只有约百分之十的学生表示坚决不支持隐性逃课。

三、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危害

1.隐性逃课对大学生自身的危害。隐性逃课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教师不仅是用课本内容影响学生,而且还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情感语气等人格特征对学生进行影响,在学生的学习方面给予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的个性。 大学生隐性逃课很容易丧失开拓眼界、吸取信息的机会,并同时导致学生自信心下降,自我效能感降低。最后进入恶性循环。

2.大学生隐性逃课对教师的危害。首先,大学生隐性逃课分散教师注意力,打断教师教学思路;其次,大学生隐性逃课容易挫伤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最基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识授受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的双方活动,一旦双方中的学生一方缺失,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将严重受其影响;再者,大学生隐性逃课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许多调查表明:与教师关系好就喜欢上老师的课,主动亲近老师。学生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听课,自然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3.大学生隐性逃课对英语课堂效果的危害。大学生隐性逃课将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活动要靠师生双向交流、共同合作来完成,尤其是英语课堂,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就需要不断地实践演练来掌握。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地给予老师回馈,自己也难领会该语言的使用方法。很多时候老师的知识传授方法的新灵感来自于积极参与学生的课上反馈。当学生自身不听教师讲课,大学英语课堂便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课堂教学效果无从保证。大学生隐性逃课也不利于高校的学风建设。

4.大学生隐性逃课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学生隐性逃课是辜负对家庭和社会的培养,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常常隐性逃课的学生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更是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此外,学生隐性逃课影响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实现,将导致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社会发展。

四、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对策及教学建议

1.提高学生对隐性逃课及其危害性的认识。学校及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内部驱动力。可以借助实际例子,借助学生的视角来分析实例,帮助他们重新审视隐性逃课现象的存在,使学生们切实认识到隐性逃课所带来的危害,并明确个人目标,得以充分利用课堂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2.加强教师自身对隐性逃课及其危害性的认识。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学生隐性逃课的问题,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学生,使用亲和的语气进行交流,使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职业学院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教师应意识到这一点,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发现学生听课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细心给学生讲解。帮助学生能跟的上课程,不感觉到困难,可以大大减少隐性逃课的可能性。

3.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成就感。外籍教师在课堂上的魅力优于国内教师,男老师课堂上魅力优于女老师。这些吸引力来自于外籍教师夸张的肢体语言的表演性及男老师较女老师更多的诙谐的语言魅力。通过调查,学生在投入课堂的前提是,教师能先全方位的投入课堂演绎;学生在课上更容易被吸引,源于教师的幽默语言,及从学生角度引入并分析问题的语言表达模式。这就需要部分教师放下以往和知识一样严禁的表情,和课前认真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得教师及学生全员参与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课堂成就感,从而减少学生的隐性逃课现象。

4.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兴趣。传统教师非常珍惜课堂的50分钟,生怕落掉任何一个知识点,而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法不能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充分。教师可以归纳知识点的类型,对部分知识点充分讲解。遇到重点,难点可以结合实事,网络热点话题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思考和讨论。有时针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借助汉语辅助教学,或借用汉语与英语的对比进行教学的效果更好。教师也可以更多的借助知识点来讲授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而不是传授新知识,使学生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感受获得知识所带来的快乐。

5.提高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学成效的测量和评价手段比较单一,大部分以课程考核为主要手段。一部分考试课程(主要为必修课程)仍然没能突破单一的再现式考试手段,部分教师在考试前给学生划定复习范围,记忆性题型在试卷上的占比依旧很大,而考察学生应用知识及创新能力的自主性题型少。而选修课的考核手段更为随便,大多以论文,作业和设计等方式进行。这类考核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联系不紧密,完成期限较长,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弹性较大随意性较强。面对大量学生的作业,教师又难能做到认真审核,评价及评语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更多的学生应付作业,甚至互相抄袭。

五、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课堂上的隐性逃课问题必须得以重视,并通过教师,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等方面入手解决,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其所学,也使职业学院英语课堂真正发挥其培养外语职业人才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陈玢.普通高校大学英语大班授课问题初探―湖北六所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调查报告[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Z4):85-88.

[2]刘翠霞.高职生厌学的原因及教育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3]张建兴.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反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5).

[4]尹海燕.大学生逃课和隐性逃课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5]赵伶俐,陈秋敏.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课题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河北省高职院校英语课堂学生隐性逃课成因与对策研究”(批准号:2014YYJG220)的最终成果。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英语听力训练中正确运用文字材料 下一篇: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