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心得

时间:2022-05-18 04:59:34

艺术专业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心得

摘要: 与其他院系相比,艺术专业学生在甫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往往相对较低。除了学校制定专门针对他们的教学计划以外,授课老师更应该从多个方面分析影响其英语学习的语言、非语言的因素,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背景以及学习方式等,并通过组织课堂活动、深化和丰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等一系列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 艺术专业 大学英语 听说教学

笔者于08―0年度上学期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语系担任助教,给该校艺术设计专业的08级学生讲授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现在谈谈笔者经过这一学期的实践对艺术专业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一些看法。

1.情况介绍

该校艺术系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使用的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为40人小班授课,两个学分。由于艺术系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其他院系相比普遍较低,学校专门针对艺术系学生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即便如此,英语教学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艺术系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经笔者调查了解,通过参加高考从高中升学进来的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高,而从其他途径(如职校学生通过艺术专业招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学生英语基础则比较薄弱。另一方面,英语老师事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背景知之甚少,而只能在课堂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才能有所了解,并据此调整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安排。这样就错过了学生刚进入大学的最佳学习状态。

2.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

2.1语言因素

根据笔者在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的小调查,学生们普遍反映相对于其他方面来说,词汇和语法是最薄弱的两项技能,声称背单词是英语学习中最痛苦、效率最低的一项工程。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称自己各个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发现,虽然学生的语法水平不高,但真正影响沟通的是学生的词汇而非语法。由于词汇量过小,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障碍相对较大,只能进行一些即兴的简单对话,或者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之后发表自己对某方面事物的简短看法。同样,听力方面,对简短对话的理解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一旦出现稍微长点的文章,学生的表情就基本上一片茫然。

2.2非语言因素

在各类非语言因素中,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几乎成了很多学生的问题。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课堂内容过于枯燥,特别是在进行段落听力练习时或者别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容易走神。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发现,大部分学生真正能集中精力听讲的时间仅仅维持在20分钟到半个小时之间。有一部分学生则是由于基础薄弱,所以失去兴趣,不愿意进行英语学习,甚至见英语则避开,英语水平不进则退,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由于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并没有认识到课堂之外还要花很多精力自学。除了课堂上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练外,课后根本不花时间进行听力和口语的练习。

3.一些教学感想

3.1课堂活动的多样化

虽然各校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将读写与听说分而治之,且各有一套独立的教材。毫无疑问,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某一单项技能的训练,但同时也容易给教师和学生造成错觉,认为在听说课上应一味地追求多说多听,忽略了视觉上的输入。英语能力应该是一项综合技能,各个单项技能之间也应该进行“互动”。把读写课和听说课合为一体的可行性在目前看来并不大,但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把这几项技能融合进来。而且艺术系的学生虽然英语基础不好,但是学习的积极性并不亚于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可能由于一些活动更容易展现自己的天分或特长而投入巨大的热情。

另外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学生才应该是语言教学的主体。但目前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多采取大班教学,人数可观,在教学中很容易顾此失彼,必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而不仅仅只是做课堂上的旁观者。分组讨论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这样也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偷懒,所以每一组的人数不宜超过五个,讨论时间限制在十分钟之内,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分工,谁负责记录大家的观点,谁来进行总结,谁在最后代表本组发言,确保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并能有所收获。

3.2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全日制本科生的大学英语教学都事先规定了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也多以教材课文为主,教师在这一方面很难进行大的改动,但是却可能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进行“教材的再创作”[1]。而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实际上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他们很少关注真正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更关心英语四、六级考试和期中、期末考试。特别是前者,这就需要教师在备好课文的同时,对近几年的四、六级考试(特别是新四级和新六级)略作研究。这样,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遇到某些语言点时就可以适当穿插四、六级考试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对新的知识点的理解。

此外,可以节选一些经典影视剧的片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导入部分在课堂上播放,然后再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观察发现,因其“直观性、高效性和实践性”[2],学生们偏爱这一类的教学方式,有了兴趣,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相对延长,而且更愿意就某个具体的人物或事件进行交流。比如像Friends这样的经典美剧,情节丰富有趣,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材上几乎每一个话题都可以从中找出对应的片段。笔者利用该剧作为一条教学线索,一个学期下来,好多学生都能认得其中的几位主角,还有学生非常喜欢里面的内容,课外主动找齐了所有的剧集自己慢慢欣赏。

3.3策略训练的有效性

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艺术系学生表现出来最大的不足就是元认知能力的缺乏,这使得他们在课堂以外缺少必要的计划和自我监控、调节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陈唐艳和曾洁认为,在元认知能力的几种获取途径中,“以教学中的训练为最优方式”[3]。因此,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在听说方面的不足,找出原因,然后再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关的计划,帮助学生最终形成课外自主学习的习惯。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虽然说英语老师是以教师身份在课堂上进行英语教学,但是也不要忘了以英语学习者的身份经常与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进行沟通。例如在听力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只是将答案抛给学生,也不仅仅只是对句子中出现的语言点或重难点进行再讲解,更多的应该是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学生怎么做这一道题。虽然教材上每个单元都会介绍一下听力技巧,但都过于简单笼统,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将其具体化,在实际听力过程中告诉学生每一种方法是怎样使用的。久而久之,学生们慢慢地就学会了怎样使用各种策略,什么时候应该记笔记,什么时候可以跳过内容,应用得有模有样。

4.结语

艺术专业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必须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教学内容和策略训练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姜淑芬.影视教学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1996,(3).

[3]陈唐艳,曾洁.外语教学中的元认知能力培养述评[J].外语界,2007,(2).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下一篇:大学英语课堂提问模式的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