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模式研究与总结

时间:2022-05-18 11:19:26

高职教学模式研究与总结

[摘要]高职教育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基地,其发展需要正确的指导思想、清晰的教育思路、科学的教学流程和合理的教学平台。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过程,一体化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将教学流程的每一环节做到位,注重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这样才有利于高职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平台

[作者简介]付正祥(1969-),男,重庆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育;邱梅(1962-),女,四川都江堰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类课程教学。(四川都江堰61183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185-02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是完善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对高职教育教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许多有价值的方法和模式不断涌现。在此,我们结合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与整个教学团队的研究和总结,归纳出高职教学模式形成中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明确指导思想,理清教育思路

首先,我们在宏观上需要明确高职教育是“为什么”、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

1.为什么(Why)。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和能力培养为宗旨,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会用、会做、会学。

2.做什么(What)。根据专业定位和就业方向,将高职培养目标“细化、量化、具体化”,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步骤和方法,规划出有效教学时间内的教学内容。

3.怎么做(How)。这是方法问题,具体是指采取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内容都得以高效实现,让教学的软硬件资源与学生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努力造就学生职业能力的最大化。

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三个层面的事情:政策、制度和技术层面。政策层面,主要发挥好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度层面,则是根据教学政策,制定完善的、具有操作性的管理规章和教学规则,健全高职教育教学的软环境。在技术层面,关键是加强管理、督促、检查及考核,保证教学环节的高效执行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施。

上述思路及部分建议,归纳简化如图1所示。

二、科学的教学流程

由上述思想可以看出,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育培养过程进行合理规划。教学流程的完善设计与精细分解,决定着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图2为高职教学流程模型以及流程各环节中应着重考虑的要点。从图2中可看出,用人市场的需求信息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案制定的依据。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实现高职教育与市场的完美对接,是保证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教育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完成分解职业岗位群,合理设计教育方案,精选课程体系,搞好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规划设计。

职业岗位的分解,是从行业当前(或未来)的分类和应用方向入手,分析行业各应用方向上的工作任务和技能需求,列出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中所需的普遍能力和特别技术要求,为制订教学计划打下基础。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规划过程如图3所示。

从长期来看,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是否准确,职业岗位群的分解是否精细,教学规划是否科学,决定了毕业生的质量和市场适应性;而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又要反过来指导和促进教学规划和教学过程的完善,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循环上升和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平台

如前所述,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而且还需要具有相当的文化素质、人文修养,以适应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为此,在教学规划和课程体系设置中,要考虑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以高职环境专业为例,其教学平台的基本架构如图4所示。

四、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规划的执行过程,是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效果是关键。

1.优化理论教学环节。实践表明,要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关键是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课堂上充分借助多媒体、实物等直观场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避免教师过分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学生的参与度和接受度。

2.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重点是做好预备工作(计划、安排和组织),让学生充分了解训练的目的、任务和方法,并在实训或实习要求中将相关理论知识融合到训练操作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新。

3.优化好课外时间。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布置一些研讨性作业题目或问题,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去查阅资料或寻找实践现场,最后组织讨论、评价。这种训练可激发学生的钻研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高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规划,合理组织,遵循规律,讲求方法,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使高职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大学美育与国学经典传播的整合及其优势 下一篇: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