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差生,转化差生

时间:2022-05-18 08:07:16

“差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困扰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顽症。许多中小学校年年抓“转差”,差生的数量却有增无减。从教二十多年来,笔者目睹一批批“差生”被择出,分离;最后或劝转,或劝退,或者被勉强“上推”,为此痛心不已。出现这种情况,是谁之过?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埋怨学生,埋怨教育机制,埋怨教育环境。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寻找症结,认真分析、总结,探索规律,找到对策。那么,如何看待差生,并进行有效的转化呢?

一、树立差生不差的思想

所谓“差生”,常指那些学习有困难或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他们差的定性在部分教师的眼中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并且会“一差到底”。然而对于一个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思维的人来说,用一个“差”字来概括是何其片面和失真!事实上,几乎每一个差生都有其不容忽视又常被忽视的优点,如课堂上“捣蛋”、课下活跃的差生常表现出很强的号召力;小动作不断的差生手工制作总是别出心裁,显示着特有的技能;不能准确回答提问的差生却表述出与众不同的视角和观点。由此看来,他们所以成了“差生”,并非在“人生之初”就差,也不是“劈不开的榆木疙瘩”,而是被人为定成的。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差生身上的优点,并且适时地给他们发展自己长处的空间,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也许“不可救药”的差生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又有何差可言呢?因此,教育者应该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差生,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切实树立起差生不差的思想。这也是有效转化差生的前提条件。

二、要有爱心

差生一般都因其学习成绩差常产生自卑心理,总怕受到同学的嘲笑,怕得不到教师承认。这种心理的存在若遇到一个缺乏关爱的环境,又往往会滋生强烈的逆反和报复等不健康心理。某校一位姓刘的教师,教学以“严”闻名,对差生的教育方法欠妥,于是调皮的学生送了他一个外号――“刘老头”。教师对差生的厌恶和歧视使学生由逆反发展成报复,本应融洽“如同父子”的师生之间在他们眼里成了敌对关系。

消除差生自卑、逆反、敌视等不健康心理的最好办法就是教师放下自己的架子,满怀爱心地去平等、主动地接近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父辈般地去关怀他们,朋友般地和他们相处。面对他们年幼无知的差错,“以情感人”的力量能使师生间产生情感的互动,使学生知错愿该,迷而思返。比之那些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严训痛斥”,体贴的关爱和耐心的引导,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内心,驱散他们心灵上的阴霾。

三、认真分析差生成因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主要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消极因素常成为差生形成的客观原因。就学校而言,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短时期内还无法消除,分数和升学率依然是评价学生和学校优略的尺度。于是,近半的学生被自然而然地划归差生或后进生,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的漠视和同学的嘲讽。这些天真活泼的学生在学校饱受冷遇,意识上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个性逐渐泯灭,甚至心理上形成障碍,对学习已无任何自信可言,结果是各种不良习惯渐渐形成,如上课“走神”、下课打架斗殴、冲撞教师等。心理上的严重失衡使差生从反常的言行中寻找平衡,如此招来的是教师的加倍批评和同学的冷眼,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家庭和社会中的不良影响也是差生形成的重要原因。有的父母关系恶化或单亲家庭照顾不周,给孩子的学习和心理上带来严重影响;有的父母文化程度低,甚至不良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的家庭过分溺爱,重养轻教,加上社会上不良风气、低俗文化等,凡此种种都可导致学生在德与智的发展中产生障碍。

差生形成还有其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如易产生逆反心理、易冲动蛮干、自制力差、好奇心强、好成帮结伙等;二是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正误不分、善恶不辨、易受不良风气侵蚀等。

差生“差”的原因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都缺乏足够的关爱,这一共同点也是对其进行转化的一个基础点。

四、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1.建立差生档案。建立差生档案,把差生的年龄、性别、家庭关系、在校活动情况和思想状况等进行登记、归类,这样便于找出影响学生进步的主要原因,进行动态分析,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班风正则学风正,创设由班内到班外,由课下到课上、由学校到家庭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可产生个体间相互影响的“场效应”,使学生在表现自我与接纳他人的思想渗透过程中得到正确引发。这里所讲的“场效应”是指有益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包括科学的管理制度、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家庭、社会的参与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学生个体间的心灵互动。如此,差生便缺少了诱发不良习气的外因,有利于树立起具体的追求目标。良好的环境与班风,是学生思想进步的推动力,是促使差生转变的催化剂。

3.多与家长沟通。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当两者间对学生的影响同向发展时,教育效果就非常明显;反之会相互削弱,达不到预期效果。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方法多样,如开家长会、约见、家访、用纸条交流信息等都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同家长沟通时,教师要注意多交流,多商量,力避简单化。有的教师与家长一见面就摆出学生的一大堆“毛病”,要求家长“好好管教”,甚至连家长一块训斥,借此发泄怨气,推卸责任。这样的做法有害无益,往往会给盛怒之下又无良策的家长“添油加醋”,造成体罚学生或干脆丧失信心,丢弃不管的恶果。

4.多表扬,多做正面引导。抓住闪光点,多鼓励,帮助差生重树自信心。后进生固然有其缺点,但他们更不乏优点,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这些学生身上的长处,并给与适当的肯定,“小题大做”,就能使其找回自信、自尊,重新自我定位,不再甘做拖在后头的“老鼠尾巴”。

转差工作长期而艰巨,我们只有认识差生,善待差生,根据每个差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给他们的发展以充分的空间,才能在差生转化上取得实际成效。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对于历史学案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批评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