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17 09:43: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疗效观察

【摘要】根据中医药理论以及有关现代研究,总结出尿路结石运用中医药活血化淤、清热利湿通淋为治则,治疗输尿管以上小于1cm的结石中药治疗效果较好,通过临床观察82例病例总有效率达95%,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尿路结石;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87-1

尿路结石是一多发病,其发病与地理和生活环境有关,濒临海滨的人群多发。目前认为尿路结石的发生与饮用水成分有关,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增加或不足[1],因尿液的微量元素均参与结石形成,如铁、铜、镁能增加草酸钙的溶解度[2],晶体形成学说认为几乎是浓缩尿的缩影[3],尿路结石形成的主要机理之一是肾内钙化等运用含乙二醇的饮水增加尿中钙盐浓度,结石生成加速[4],另外雌激素能抑制尿路结石的生成,雄激素能促进尿路结石的生成[5],因此尿路结石发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尚有内分泌的因素。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2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15例。男女之比4.4:1,年龄最大60岁,平均年龄48.3岁,病程分别为3个月到4年不等。

检查和疗效:本组病例中有78例均经B超或X线摄片证实。其余4例(未做B超,X线摄片又未与证实)是依据临床诊断并且排石后而予以认定的,一般尿路小结石用单纯中药治疗效果较好,但对输尿管以上大于1cm的结石往往难以凑效。本组病例均有典型的肾绞痛、尿痛、排尿困难,肉眼或镜下血尿,82例中有70例排出结石均为单个或二个米粒样大小,两例排出的结石比黄豆略大些,另外8例经治后虽在小便中见结石排出,经X线摄片提示结石下移,故统计为有效。4例患者另有原因而不予治疗,统计为无效,总有效率95%,疗程3周到3月。

2治疗方法

中药以益气活血、清热利湿通淋立法,自拟方:黄芪40g,赤芍20g,金钱草30g,鸡内金12g,白茅根30g,石苇15g,木香12g,乌药12g,生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药汁600ml,分三次热服,药后饮开水500ml,并适度活动跳跃,酌情用西药速尿、黄体酮利尿,654-2解痉止痛,临症若见排尿困难,腰酸困可加附子、干姜温肾利水;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清热通便;腹胀腹痛加枳壳、沉香行气止痛;呕恶纳差加竹茹、姜半夏;发热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腻者加黄芩、栀子以增强清化湿热之力。

3讨论

尿路结石属中医“石淋”“砂淋”范畴。对尿路结石的治疗,国内外各种碎石机也相继研制,但费用昂贵,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部分病员肾功能受到损害,运用中药益气活血、清热利湿通淋,通过改变结石性状,松解结石组织,溶解结石成分,从而达到排石的目的。方中黄芪益气增加下推力[6,7],从而提高肾盂内正向压力,增加肾盂、输尿管蠕动波的频率;木香、乌药二药对胃肠道平滑肌有促进节律增强作用,同时行气药又可解痉止痛,从而畅通结石下行之道,以助黄芪益气行气排石;赤芍活血化瘀,针对结石刺激输尿管壁等处所造成的局部充血、水肿、炎症及粘连,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吸收[8],更主要的是使输尿管蠕动的频率和幅度增大,并出现新波[9,10],增强蠕动而推挤结石下移;金钱草、鸡内金消食消石排石,金钱草可使肾脏含钙量明显下降,尿液酸化,促使碱性条件下的结石奔介,防治实验性肾结石形成[11];白茅根,石苇清热利尿通淋,可使尿量增加,冲移结石,又可稀释尿液中盐类,减少和防止结石的增加,甚至间接地发挥溶化作用,同时又由于尿量的增多可刺激输尿管增强蠕动利于结石排出。

上一篇:国产利培酮治疗脑血管病所致伴有精神障碍疗效... 下一篇: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