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开放教育新模式 构筑软件人才“金字塔”

时间:2022-05-17 09:05:46

探索开放教育新模式 构筑软件人才“金字塔”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必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宏观上分析,我国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处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夹缝”之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日益扩大之势。分析原因,软件应用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这是导致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

人才培养

不能脱离产业和市场

分析当前国内软件人才市场供需“不足”和“过剩”并存的矛盾现象,反映出我国教育体系中计算机人才教育的重大弊端――人才的培养没有基于市场需求。

截至2006年6月,我国软件技术人员总量仅为30万,此外,还有38万人在从事计算机应用、科研与教育工作。其中软件技术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从事程序开发、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人员,软件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技术工人的数量严重不足,在典型的知识型产业中缺乏急需的专业实用型人才,再加上“劳动生产率低,人力成本高,开发成本高”的现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也是情理中的事。

印度软件产业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印度之所以仅用10年时间就成为仅次于美国、雄居世界第二的软件大国,其很大程度上便是得益于拥有大量技术精湛的软件人才。而这些软件人才的获得,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资料显示,在印度34万软件人才中,仅有4万人来自大专院校,有30万人则出自印度高度发达的开放教育和软件人才培训机构。

对比反思后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软件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和软件产业的需求,脱离产业和市场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不科学的。

加快探索

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

目前,我国软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依托传统高等教育资源,在计算机高等教育中实施改革,结合产业和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设置以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专业,当前主要以创办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要途径。第二种是利用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的资源,充分发挥电大开放教育“覆盖范围广、人才培养规模大”等优势,为更多软件人才创造“在实践中学习”的受教育条件。第三种是利用社会培训认证机构资源进行人才专业培训。由于国内培训认证机构办学规模和条件总体状况不理想,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根据目前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内软件企业需要的是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即软件工程师;第三类是熟练的程序员、软件测试人员和软件维护人员等。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型,高端的需求比较小,中低端的需求量非常大。示范性软件学院主要是培养工程型中高层应用人才,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主要培养中低端人才,此外计算机类开放教育试点本科和计算机类开放教育试点专科也是面向中低端的。

由此看来,要满足产业庞大的多层次人才需求,除了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两条途径,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一种具有相对优势和充分潜力的开放型的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利用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来培养软件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正在探索之中,需要对该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作较全面的分析。

开放教育

力塑应用型软件人才

开放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包括开放教育试点本科、开放教育试点专科两个层次。

计算机类开放教育试点本科重点面向基层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向分解为硬件设计开发、应用软件开发和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类开放教育试点专科包括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与应用、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其中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由2003年秋先行推出“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和“网站应用编程”两个方向的试点。计算机开放教育各专业以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如软件开发与应用专业明确针对软件人才的培养。

与软件学院培养模式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模式相比,由于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采用在职不脱产学习的方式,故学生能更好的结合工作实践,真正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学以致用。

动态调整

完善开放教育模式

根据市场对软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我们有必要对目前开放教育中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作必要的调整。

专业课程

按企业和市场需要设置

在开放教育中,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动态的调整,一定要适合市场的需要,可以采用动态培养模式。

专业设置上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分,最好能结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如软件项目管理专业,侧重于软件功能设计和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工作;系统分析设计专业,侧重于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软件开发专业,主要是编写程序,实现软件的功能;技术支持专业,主要是售后服务等等。开放教育软件专业课程的内容应体现成人终身学习的特色,重在应用能力的提高。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上,要把握住重点。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软件开发过程、行业概述、研究领域概述等都是当代软件人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

打破封闭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一直以来电大开放教育系统带有相当的行政机构职能,相对封闭、对外交流少。软件人才的培养有必要借助和利用微软、IBM、Intel、HP、SUN、ORACLE、SAP等跨国公司的各方面资源。开放教育需要学习软件学院模式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探索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开放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更多地和企业接触,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不断体会新技术,实现技术互动。

介入实践

建设“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需要加强开放教育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可以聘请企业软件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努力形成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育质量

让市场检验人才

教育质量控制的指导原则是“软件人才要在市场中检验”。为保证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强化过程的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组建有软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教育教学委员会,负责审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与考纲、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测评体系及各个教学环节和培养阶段的教学质量标准,并指导执行、搜集反馈意见和持续改进。

上一篇:计算机数制转换新方法 下一篇:上海交通大学“操作系统”精品课程的立体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