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5-17 08:56:53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85例心电图有st-t改变但无临床症状的检查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的单纯T波倒置、单纯ST段下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理性Q波、T波倒置合并ST段下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本病多因心肌缺氧、缺血等原因引起,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冠心病的临床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我院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了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5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男53例,女32例,年龄46~73岁,平均(60.3±3.1)岁,均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者。患者就诊后,均接受了常规体格检查、既往及现有病史询问。另选取85例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心电图有st-t改变但无临床症状的检查者作为对照组,男49例,女36例,年龄24~71岁,平均(47.5±2.7)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受检者患者入院后,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选用MGY-H12通道24h动态心电分析系统。患者佩戴该仪器,进行全天24h监测。患者在佩戴动态心电分析仪前3d,停用可影响ST段的各种药物,在佩戴过程中,患者应做一定负荷量的运动。监测MAVF、MV5、MV1三导联,并记录24h监测结果。由专业的心电图医师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矫正。1.3观察指标/诊断标准 比较两组受检者的阳性检出率。动态心电图阳性:ST段水平0.05mv,在ST段抬高时超过0.1mv,并至少可维持2min(排除过度换气、等因素引起的ST段改变)。

诊断标准:心电图的ST段下移和T波倒置、有胸痛心悸乏力心累表现或合并高脂血症,并排除高心糖尿病心扩张性肥厚性心肌病风心先心等导致的ST段及T波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以%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受检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两组的单纯T波倒置、单纯ST段下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理性Q波、T波倒置合并ST段下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阳性检出率 观察组患者中,有71例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3.53%;对照组有11例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2.94%,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因人体血液中脂类物质堆积过多堵塞心血管而引起管腔狭窄的一种疾病,本病可引起多种程度不一的心血管疾病 [2]。

临床上对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从血流动力学、心肌细胞、血管三个层面来进行,冠心病患者除了有典型的胸骨后疼痛、胸闷表现外,要进一步明确诊断,还需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动态心电图、心电负荷试验、高频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等心电技术,MRI、CT、放射性核素、X线平片等放射技术,血管内超声、超声心动图、心肌声学造影等超声技术,冠脉造影等[3-4]。临床上在诊断冠心病时,若诊断尺度把握不当,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5]。一直以来,冠脉造影都以其直观性和准确性优势被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冠脉造影是一种高技术要求、高风险、有创的检查手段,临床应用限制较大,尤其是基层医院,技术及设备条件落后,更难以普及。同时,冠脉造影检查所需费用也较为昂贵,很难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6-7]。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持续监测、记录人体心脏在静息和活动状态下心电变化的技术。该技术在24h内可记录10万余次的电信号,同时该检查还具有可重复、实时、准确、简便、无创等优点,是监测、评估心肌缺血情况的理想检查手段[8]。与常规的心电图检查相比,动态心电图能够发现日常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心电变化,临床应用优势显著[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病理性Q波、T波倒置合并ST段下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总之,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且创伤小、费用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利民,都雯.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结果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42-5043.

[2]贺常萍.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30-4831.

[3]吴霞英,吴建祥.非典型性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642-1643.

[4]贾永美.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综述,2013,19(19):3593-3595.

[5]周江花.心电图检测中碎裂QRS波对临床冠心病诊断的价值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2):1991-1991,1993.

[6]林继华,姚静.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95-97.

[7]杜金英,刘大勇,张海鹰,等.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5):106-107,110.

[8]丁莹,刘海,张民,等.心电图Tp-Te间期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J].疑难病杂志,2014,(1):10-11,21.

[9]赵秋实,王大杰,夏敏,等.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海南医学,2013,24(13):1939-1940.

[10]张焕鑫,张宏考,袁良俊,等.高频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89-90.编辑/王敏

上一篇:分析益母草的药理作用与在妇科患者中的临床疗... 下一篇: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RP和NIH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