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风物与人事

时间:2022-05-17 06:44:01

一年的风物与人事

一年前,来到这里,如今将要离开。

当初来的时候,并无长久待在这里的想法。一年,似乎比我预想的要长,可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光阴也就过去了。

该庆幸可以走了?

这一年的风物与人事,却留着很多可爱的、温情的印迹。也许是这些美好的人事,让时间过得从容些吧。

每天走的路很有限,所见也很有限。

附近的道路两旁,种着多是杜英与木棉,这两种树都是在秋冬就落了叶,光秃秃的。三月初的时候,在新叶还没长出之前,木棉花就渐渐崭露头角,从路口最得风气的那棵开始,慢慢地染红了整一条道,这时已是三月底了。木棉花真可称得上“重拙大”,仿佛一个红红的酒杯,连落地也是极有气势地啪嗒一声砸下,畏人不知。记忆中最好看的木棉花,是在高中看到的。那时候就住在石山上,宿舍阳台上便可望到海。山上有木棉树,春天的时候随着漫山的翠色渐次地开了。此时,雨季也来了,山间常常是雨雾缭绕。从阳台上望去,迷蒙的山色中一抹艳红,甚为凄楚,而不远处即是碧海,又摇荡出壮阔之色。每次看到木棉花,总是念念不忘这样的画面。

附近一条小路边上,有棵大木棉树却是开着浅橘色的花,淡雅多了。记得有天周末回学校,还没走到树下,就见一朵木棉噗通砸了下来,仿佛是落下来给我的。傍晚回来的时候,经过那里,又很神奇地掉下另外一朵。本已疲惫而倦怠的心,因着这份小小的礼物而陡增欢喜和喟叹。大概因为这些可爱的巧合,我觉得这棵木棉很令人亲近。

楼下的一排杜英就长在窗前。起初我并没有留意它们,只是在初春的时候见了那些嫩嫩的新芽,才发现这种树的美丽。杜英的叶子长在每个枝桠的顶端,它们在春天的时候探出新芽,仿佛伸出五指一样,好奇地张望。然后就与所有春天的树一样,疯了似地生长。4月的某一天,我惊喜地发现树上挂满了白色的小花,好像串串小风铃一样。花瓣边缘还是蕾丝状的,微微地被剪开。它们是精致的,细弱的,垂在翠叶下,仿佛也可听到风铃声。一个月后,这些袅丝般的花朵开始凋零,风一过,吹得遍地都是。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只解漫天作雪飞”,杜英花大概也是这样吧。花落之后,叶子倒是日渐宽阔,日渐浓绿了。如今已是亭亭如盖,树上正结了许多绿色的果子,样子像橄榄,可惜够不着,不能摘下来看个究竟。去年的某一天,我还在这排树下拾得一只翠绿色的雏鸟,大概是从窝里掉下来的,羽翼未丰,只会低低地、惊恐地飞。可惜我并没有带走它,很多人都劝我把它放回草丛里,我后来也还是那样做了,大半年都过了,它怎么样了呢?

住在7楼,有一个视野开阔的阳台,临着路口,没有遮挡,望得到不远处的小河和河堤、川流不息的大桥,还有对岸的高楼,风景尚可。有事无事之时,我爱在这眺望。既望之日,可以看到东边升起的明月,涌着碧色的云彩;月初之日,天光未隐便可看到西方露出的月牙,乖巧地睡在天边。若是天气清朗,夜里可赏星光。若是阴雨,最好是春天若有若无的雨雾,则可看到隔岸的灯火隐在茫茫烟水之中,“一春薄雾漫千灯”或可状其约略。这些也不过是寻常的景色。今年年初的时候,再去了一次杭州,见到深冬萧索的西湖,也终于遇到有生以来第一场雪,教人感叹“江山之助”,或者还得加上“气候之助”。风景虽美,可惜我并不长住于此,我日常的哀乐不能融入西湖的朝暮与阴晴,终只是过客。与我的哀乐朝夕相对的,不过是这个阳台所见的一隅之景,这大概也是我记下它的缘故吧。

上一篇:图片的美好 下一篇:台风之忆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