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生写作兴趣初探

时间:2022-05-17 05:48:59

提高中学生写作兴趣初探

《论语·雍也》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深谙教育之道的。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害怕写”为“愿意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

在日常作文教学实践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策略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命题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清代郑板桥在《寄舍弟墨第三书》中说:“做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不仅做诗是这样,作文也是如此。命题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题材,它指导着学生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等问题,这是作文的启动阶段。一个好的命题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去尽情袒露心声。如果命题失准,学生无论积累多么多的写作知识,也会闭塞不通,很难顺畅表达。

(一)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的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的作用。因此,作文教学能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

(二)命题贴近学生心里

在作文心理调查中发现,280人中不愿作文和应付作文者竟占79%,学生对作文题目带有明显的主观好恶。一个好的命题,学生一见就能与其心灵发生共鸣,撩起其写作灵感,那么学生写好这篇文章的心理基础就已经奠定了。倘若学生一见命题,就产生消极厌烦心理,没有调起写作的胃口,使其进入写作情景,无论如何学生是写不好这篇文章的。所以使命题“合意”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首要步骤,即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命题,使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写作活动

(一)情感交流法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反过来,爱之切,才能知之深,才能激发人们去认识并反映它的兴趣。在感情的作用下,学生会想到把它写下来,会用自己的语言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由于感情的作用,学生会将复杂的创造性的写作活动,当作是一件无与伦比的乐事,文章也就随心而出,能拨动人的心弦。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在激发感情上多下功夫。在听讲故事、放映幻灯、观看图片、开展活动等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意境中去感受、去联想,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产生写作冲动。

(二)多种竞赛法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首先要注意积累,培养语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为提高背诵兴趣,可举行接背名诗佳句、成语接龙等游戏,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写语段,看谁能准确地运用所背的名诗句、成语;有时比对对子,老师出上联,让学生抢着对下联;还可以比仿写;还可以举办作文竞赛,限时、限地、限字数的考场作文,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口头演讲法

“说”就是口头表达,是表达能力的一种。大部分学生只重视书面表达,以为这是作文的最终表现形式。其实,口头表达也很重要,它是书面表达的一个基础。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时,他们就由“听”的被动变成了“说”的主动,他们的大脑就开始了积极的思维活动:怎样遣词造句,怎样组织材料,怎样表达才能让人明白自己的话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开展“一分钟作文”活动,即在上课前一分钟,按学号安排一名学生上讲台作口头的自由演讲,内容不限,形式不限,但必须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四)课外练笔法

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多读多写,积累写作的感性知识,当感性知识积累多了,就会产生质的飞跃。教师让学生把收集到的名言佳句专门记到一个随手可拿的本子上,没事的时候翻一翻,以丰富写作材料。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或周记,主要是写当天(周)高兴的、悲伤的事。让学生把日记想象成为自己的朋友,自己有什么事尽可以用文字向她倾吐。

(五)组织阅读法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文笔优美、含义深远的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并由此而感悟、联想到其他的事,对这些感悟和联想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吐不快的心理,从而自然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对作文产生兴趣。推荐《意林》、《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优秀刊物,并定期举办读书汇报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情操,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

三、多途径发表学生的作文

发表学生作文,这其实是对学生写作成果的一个肯定和赞扬。我们这里讲的“发表”有着广泛的外延。例如,作文在报刊上登载,在电台、电视台播发,在学校文学刊物上刊登,在墙报上张贴,在学生间互阅互评,作为范文由教师朗读出来。

四、作文评改应积极肯定,谨慎批评

评分和评语是衡量一篇作文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因此,对一名中学生来说,评分的高低,评语的好坏往往会影响他写作文的情绪。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握好评分及评语的尺度。

(一)对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在肯定了他的习作之后,要多找其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减少他在作文方面的优越感,适当提高他写作的起点。因此,对这类学生的作文打分不宜过高,使他能及时找到自己的弱点。在评语中既要肯定其成功之处,也要切中要害,评出不足,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要求高一些,从而更好地写作。

(二)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尽量找出其优点。这类学生的作文成绩在适当的时候可略微打高一些,这样他会对自己的写作产生信心。当然,我们对其缺点不能避而不谈,应采用“虽然……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今后应该在……方面上下功夫”等这样的句式委婉地指出。这种表扬会使差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习作和自己的写作能力,经常保持冷静的头脑,脚踏实地,进步稳健。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抒真情实感。

上一篇:如何搞好写作教学 下一篇:如何构建英语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