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17 11:29:07

整体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4-3768-01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在多年的门诊咨询服务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整体护理同样适用于门诊病人,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就对我们门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为门诊病人预检分诊、导诊、支持帮助

1.1 预检分诊:病人来到医院,由于对疾病的担心、焦虑,加上医学知识的缺乏,常常显得无所适从。我们积极主动询问病人,根据病人主诉、症状、病史,结合我们的专业知识为其预检分诊。热情介绍医院专科、专家,指导挂号就诊,让病人少走弯路,看好病。

1.2 指导就诊:多数病人对医院的环境比较陌生,我们热情为其介绍医院环境分布,引导看病、检查、检验、治疗等,主动护送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急、危重症病人看病就医,让病人尽快得到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1.3 支持帮助:由于门诊病人多,候诊时间长,病人往往焦虑不安,我们经过耐心的解释,和对病人的同情、关心、给予各方面的支持等,特别对老年、残疾、急诊等病人实行优先挂号、看病,优先检查、治疗,让病人放心、安心。

2 对门诊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1 病人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士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均代表着整个医院的护理队伍形象。我们通过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利用病人候诊时间,给病人介绍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提高病人对疾病认知能力。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电子显示屏、介绍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知识,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针对不同的疾病发放健康小册子。如:我们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教育,让病人了解什么是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危害,坚持治疗的重要性、教会病人或家属怎样监测血压等,定期电话回访督促病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2.2 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不仅要帮助病人驱除疾病、减轻痛苦,还要帮助人们改变对健康的看法,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需要及特点,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向他们介绍相关健康保健知识,包括饮食、心理、生活、卫生等。如:鼓励中老年人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做力所能及的锻炼,调节好饮食结构,规律起居生活,不乱用保健品和药品,定期健康检查;对儿童,指导其父母要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不要滥用补品,乱吃零食、冷饮等。让其了解自己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因素,树立健康观念,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3 为病人介绍相关药物的作用和用药知识

3.1 介绍相关药物的作用、疗效、疗程及不良反应:通过药物介绍,使病人产生信赖感、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以免产生误解。如:青霉素药物使用前必须做过敏实验,如有过敏史,告诉要牢记,就诊时一定要提醒医生;654-2、阿托品等颠茄类药物用药后可抑制腺体分泌,引起口干不适、皮肤灼热、视物模糊或轻度体温升高等现象,以免病人紧张。

3.2 了解药物的性质、用量、用法,指导病人正确服药:药物要发挥良好的作用,除了合理选择药物外,是否使用正确的服用方法也很重要。有的药物有协同作用,一起服用可加强作用、增强疗效;有的药物有拮抗作用,同时服用要降低疗效,且增加不良反应;有的药物应空腹服用;有的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宜饭后服用等,我们都向病人交代清楚。如:高血压病人必须遵医嘱服药,随时监测血压,根据血压调节药量;糖浆类药物饮后半小时内禁饮水,以保证药物对呼吸道的安抚作用。

3.3 指导病人对症用药,切忌滥用抗生素:目前药品广告铺天盖地,有很大的误导性,许多人盲目的根据广告购药,也不管是否适合自己,误以为最新、价格最贵的药物疗效最好,我们告诉病人不要误入药物广告误区,并不是什么药越新、越贵就越好,应根据病情遵医嘱对症用药。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门诊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让患者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务工作者的信赖,从而体现出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也提高了门诊护理工作质量。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疾病以及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保健有了一定的了解,积极主动采纳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原来的不健康行为和卫生习惯,更有效的做到防病、治病,从而达到整体护理的最终目标――减少疾病发病率、提高疾病治愈率、促进疾病康复率。

收稿日期:2007-08-22

上一篇: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下一篇:从护理角度谈患者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