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时间:2022-10-04 08:29:50

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4-3769-02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的闭塞、血流中断,持久与严重的缺血使相应的心肌发生坏死,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的危重症,来势凶险,早期病死率高。急性期易出现并发症,对患者危害极大。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85例心肌梗死患者,男62例,女23例,年龄40~75岁,住院21~42天,84例好转,死亡1例。

2 护理

2.1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供急救时静脉给药,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物品及仪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2 立即给予镇静、止痛药,如安定、度冷丁、消心痛、硝酸甘油等,稳定患者情绪。向患者说明各种监测、治疗、护理的目的,增加其安全感。

2.3 给予低流量吸氧,增加血氧分压,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状况,防止梗死面积扩大。

2.4 给予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心律失常。

2.5 积极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时,应尽快消除诱因。出现急性肺水肿时,应使其处于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2.6 控制休克,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多汗、表情淡漠、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口渴、尿少等休克症状,及时给予处理。

2.7 对卧床时间的要求。发病后1~3天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避免患者情绪激动。无并发症者第二周可坐起,床上活动,第三周祝病情稳定,可逐步离床,室内活动。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适当延长。

2.8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由于该病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周围静脉血栓,尤以下肢静脉血栓多见,应注意四肢尤其是双下肢的按摩和肢体的主、被动活动。瘫痪肢体应注意保暖。

2.9 饮食护理。发病2~3天,饮食应以豆浆、藕粉、稀粥、菜汁等流食为主。以后随着症状的逐步改善,逐步增加稀饭、面条、面包、饼干等食品,宜少食多餐,钠盐和水分要适度。给予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

2.10 保持大便通畅。心肌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便秘,常规给予果导通便,必要时温皂水灌肠。

2.11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急性发作时常伴有濒死感,在使用心电监护的同时,仍要加强床旁巡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3 出院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防止病情反复。

3.1 在恢复期,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体力,改善心功能,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活动量大小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及心功能而定。运动应循序渐进,如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胸闷,头昏、心慌、大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脉搏增快,应停止活动,及时就诊。

3.2 合理调整饮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浓茶,少吃肥肉、蛋类等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素食物,进食定时定量,每餐吃七八分饱为度。

3.3 生活规律。日常生活应有规律,按时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各种诱因,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患者家属必须一起参加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4 排便护理,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因此要提醒患者排便时不要用力过度,必要时可给予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

3.5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患者出院后应严格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测量血压及心率,了解心功能变化,以便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收稿日期:2007-09-24

上一篇:颈椎术后呼吸障碍的原因探讨及护理对策 下一篇:小儿静脉输液速度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