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

时间:2022-05-17 04:46:55

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

摘 要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难记忆的一门学科。本文探讨了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该教学模式的基本运作过程,为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增添新的思路。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PBL 教学改革 医学

中图分类号:R341-4 文献标识码:A

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主要应用化学、物理及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各层次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之一,因此学好生物化学对于医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其学习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基因信息的传递专题篇等。知识体系庞大,知识要点繁多,概念及理论抽象,代谢反应错综复杂。对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理解、难记忆的学科。如何将这些深奥的理论和错综复杂的代谢反应转变成浅显易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以适应当前医学模式转变的新趋势和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各种要求,这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1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教学过程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工作。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资料、录像和动画演示,使以往抽象、枯燥、不易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例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一章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我们应用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动态展示“进位、成肽、转位”的过程,学生容易理解,且容易记忆,反应良好。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虽能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但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模式进行,所以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未能解决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等问题,而且其对象为学生整体,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及个性特征,所以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

以 问 题 为 中 心 的 学 习 法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从教学理念上来说,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它最早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在 1969 年提出并首先试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现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了适应当前医学模式转变的新趋势和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各种要求,我国许多医学院校都进行了 PBL 教学改革的尝试。PBL 的教学模式是以与疾病相关的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它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区别于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其特点是将学习与医学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到问题之中,为了解决问题而自主探究,从而学习到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因而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内很多医科院校均进行了PBL教学的尝试,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只是单纯的 PBL 教学课堂难免显得无聊枯燥,故我们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与 PBL 教学法相结合,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弥补不足,对这一结合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讨。

2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基本运作过程

2.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问题的设计

授课老师在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同时准备PBL案例和预设问题,并设计在授课过程中何时提出这些问题。问题的设计分阶段呈现,且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注意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联系。

2.2提出问题

根据各章节重点、难点引入合适案例,用简短的语言设计一些疑问,并以多媒体课件形式播放相关图片、视频,教师引而不发,学生疑问重重,求知欲倍增。例如在讲到“糖代谢”时,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营养不良的人饮酒,或者剧烈运动后饮酒,常出现低血糖?这样就把糖代谢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了,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在每一章节结束后以多媒体形式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分组、协作去分析问题,通过教材、参考文献、互联网等手段自己去学习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从而解决问题。课堂上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3报告结果

教师组织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堂集体讨论,并督促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对学习结果作出总结报告。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而且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及时(下转第82页)(上接第79页)归位,并注意将本章节与前后其他章节相联系。比如在讲授完糖、脂质和氨基酸代谢后要将这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相整合,融会贯通。同时,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更新知识面,不断地给自己加压,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及广泛的前沿信息,发挥更好的引导作用。

2.4总结与反思

教师通过制作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对各PBL小组的报告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完整地归纳案例及问题点,公布正确的,探索问题的思路,并对不同小组的结论进行评价,肯定优点和指出不足。并要求每个PBL小组对学习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包括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效率和成效,思维改进的方法等,同时反思如何增进团队之间的合作效率。

3结语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重点的教学方法,问题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学习结果。所以在PBL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相当重要。设计问题必须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核心,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学生水平、知识结构等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能适时恰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将生物化学抽象、枯燥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形象、生动的临床病例、生活常识相结合,并通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时,即充分利用了PBL教学法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同时,学生在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这将为以后的临床学习和工作创新打下基础。目前,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还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需要广大教育者的积极推动,也需要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将促使教师教育观点的转变,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为主的教学氛围,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4.

[2] 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等.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38.

[3] 张亚莉,孙利军,钱慰.PBL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2):3485-3486.

[4] 文朝阳,郑少鹏,韩玉英等.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10:229-231.

[5] 武玉欣,路振富.日本医学院校PBL教育实施现状及特色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25-26.

[6] 邵世和,张文,申红星,王晓春,等.病原生物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4):317-318.

上一篇:以人为本护理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权力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