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5-16 11:36:33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摘 要: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术后的临床研究多从辨证论治、专方、中药制剂等几方面进行,并取得了些进展,以显示中医药既可相互协同化疗和放疗杀灭肿瘤细胞,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又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从而起到降低大肠癌复发转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大肠癌;综述

中图分类号:R73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62-03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直肠癌、肛管癌。大肠癌在世界肿瘤病死率中居第三位,在西方癌症病死率中居第二位。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将日趋增高。大肠癌的治疗首推手术,并根据病期的早晚,采用全身综合治疗。化疗对大肠癌相对不敏感,易耐药,不良反应大。中药与化疗配合,有增效减毒作用。表现为提高近期有效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等方面。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研究

中医学认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正邪相争,邪胜正衰的病理过程。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正气亏虚是本。瘀结痰凝,癌毒内聚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机特点。因此,多数学者将大肠癌分为5型:湿热内蕴型、瘀毒内阻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和气血双亏型。朱旭东等[1]将中晚期大肠癌辨证分为脾虚湿滞、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湿热瘀毒等5种证型,分别采用中药治疗,并结合放疗与化疗,临床观察76例,近期总有效率为30.26%,并能缓解主观症状,减轻化疗、放疗的副作用,中位生存时间较单纯放化疗者有所延长。陈刚[2]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手术化疗治疗大肠癌37例,中医证型有脾虚湿滞、湿热蕴毒和脾肾寒湿3型,化疗采用MF方案。结果: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0.27%,生存时间0.15-3年。曾小粤等[3]将86例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手术+化疗+免疫+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湿热型用槐角地榆丸、清肠饮加减;瘀毒型用膈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脾肾亏虚型用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气血双亏型用归脾汤加减。以上中药连服2个月,视患者情况随症加减。结果本法治疗后1、3、5年生存率为87.2%、79.1%、47.7%。中药组对术后降低CEA、CA199有明显效果,中药组方可以明显减轻化疗副作用。贾小强等[4]采用前瞻、对照、随机方法将57例大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应用手术、辅助化疗和中药治疗。脾虚湿蕴型:治以健脾益气、理气化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气血双亏型:治以益气养血,十全大补汤加减。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大补阴丸合知柏地黄汤加减。对照组29例仅用手术及辅助化疗。结果:按照我国1990年制订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好率为75.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 专方研究

大肠癌是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因忧思恼怒,肝气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毒邪蕴结,湿热下注,肠络瘀滞,结而成块发病。因此,许多医家围绕其病因病机,根据传统方剂化裁或自拟方药,从而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处方,在治疗本病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周留勇等[5]观察中药微调3号(WD-3)(其组方为:潞党参、猪苓、薏苡仁、怀山药等)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将患者分为3组,WD-3组单用WD-3治疗,中成药对照组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WD-3+化疗组用OLF方案化疗配以WD-3治疗。结果WD-3组治疗前后卡氏评分提高了23.75分,与中成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WD-3+化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WD-3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6.91个月;中成药对照组为16.23个月;WD-3+化疗组为32.76个月。WD-3组生存时间长于WD-3+化疗组和中成药对照组。所有病例随访5年以上。WD-3组26例,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50.00%、23.08%;中成药对照组24例,为87.50%、29.17%、0%;WD-3+化疗组22例,为100%、45.45%、9.10%。经检验,WD-3组的生存率高于中成药对照组,其5年生存率也高于WD-3+化疗组(P

3 中成药及静脉制剂研究

很多治疗大肠癌疗效确切的中草药,已制成中成药或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静脉制剂,极大方便了临床使用。朱伟嵘等[13]观察参麦针剂(SMI)协同腹腔化疗(IPC)治疗进展期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选取进展期大肠癌根治术后行腹腔化疗患者58例,分成IPC组(22例)和SMI+IPC组(36例)。每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6个疗程。结果显示SMI+IPC能更好地维持患者血白细胞的稳定,提高NK细胞的活性和CD4/CD8的比值,提高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而且,SMI+IPC组5年无瘤生存率为72.2%,IPC组为4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4 思考与展望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治疗中晚期病人,在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尤其是缺乏大宗病例的双盲对照研究,生活质量研究较为薄弱,多数仅为卡氏评分,单纯中药治疗组的研究较少。今后应加强多学科合作,应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中药抗癌机理,争取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朱旭东.辨证分型治疗中晚期大肠癌76例[J].江苏中医,1998,19(2):28.

[2] 陈刚.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37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2001,11(5):291.

[3] 曾小粤.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大肠癌86例[J].中医研究,2006,19(4):37~38.

[4] 贾小强,杜永宏,张丽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2005,32(7):703~704.

[5] 周留勇,尤建良,单珍珠.中药微调3号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2005,32(6):546~547.

[6] 黄智芬,黎汉忠,刘俊波,等.健脾消积汤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2005,14(10):1281~1282.

[7] 梁松岳.肠复方合并化疗治疗大肠癌40例总结[J].湖南中医,2005,21(2):33~34.

[8] 马骏,王国骅,蔡定芳,等.健脾消瘤方预防大肠癌术后转移复发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2005,39(1):24~25.

[9] 刘静安,张悦红.脾肾方治疗大肠癌术后化疗副反应96例总结[J].湖南中医,2000,16(2):9~10.

[10] 余国友,吴国琳,李剑平.扶脾益胃饮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学,2005,18(2):276~277.

[11] 毛喜莲,黄梅.健脾益气方药减轻肠癌术后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128~129.

[12] 刘静,王雏平,周奕阳,等.健脾活血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2005,25(3):207~209.

[13] 朱伟嵘,郑岚,郭元彪,等.参麦针剂协同腹腔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4):266~269.

[14] 高海德,柳仲林,陈宏生.贞芪扶正胶囊在大肠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J].医师进修,2005,28(6):39~40.

[15] 黄智芬,黎汉忠,张作军,等.平消胶囊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33例临床观察[J].陕西肿瘤医学,2002,10(4):307~308.

[16] 张静文,王继栓.艾迪注射液配合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1):999~1000.

[17] 郑兴斌,孙素红.复方苦参注射液在直肠癌术后化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6):27~28.

上一篇:药物性肝损伤4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手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5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