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

时间:2022-05-16 09:15:14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教育;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43―01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升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这在我国的基础性教育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农村教育基础性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其实行个性化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的边远农村,存在着很多的留守儿童,这个数字竟然达到了五千多万,其中在十四岁以下的儿童已经超过了四千万。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如何让这些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是承载着教育这些孩子的重要环节,而语文的教育是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些孩子的认知、感悟、思考的能力的。因此,对于小学语文实行个性化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由于农村的发展普遍都滞后于城市很大一截,所以很少有十分优秀的教师愿意留在农村进行教学,这就造成农村学校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现在农村学校的教师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大学里面的学生进行支教,但是这些学生支教的时间一般都不长,所以对小学生的教育不能够产生持久的影响力。而且有些本土化的语文教师自身的水平也不是很丰富,这就造成了农村整体的师资队伍不强。在语文的教学方面,很多教师都倾向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死背硬记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学生领会文章的优美之处是很不利的,而且学校都是以考试为指挥棒的形式进行教学,普遍都是考什么,就学什么,这些不利的因素使得很难在农村的语文课堂上实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二、农村语文教学实行个性化教育的策略

1. 教师自身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自身对于语文知识的巨大储备量是可以为自己的教学增光添彩的,也是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当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随时应情应景地写出一些很漂亮优美的小短文,这对于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是十分有效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语文教师自身就需要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多读书,多学习,多积累学生感兴趣的点。只有当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很足的时候,才能够在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出教材的内涵所在,才能够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游刃有余。

2. 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方式。农村与城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农村的地广人稀,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也没有城市的热闹繁华,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许多农村儿童的见识。由于很少见识到外面的大世界,有的儿童就会带有一定程度上的知识面窄,个性内向甚至有些孤僻。所以,针对这些情况,语文教师就不应该将课堂限制在那面积有限的教室之内,而可以将课堂放置在广阔的农村里面。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天性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在讲到贺知章的《咏柳》时,教师就可以在春天的时候带领学生到有柳树的地方,然后应时应情地讲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切身地感知春风徐徐、柳枝飞舞的场面,这一定会比老师在课堂上拿着书对学生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在这样的情境下,也许会启发一些想象能力好的学生,可能会将柳枝以及春风比喻成其他的东西,这也就从另外一方面启发学生的心灵,放任他们在想象方面的自我个性。教师如能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采用这种因地制宜的教W方式,将生活融入到教学,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个性方面的发展,就可以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3. 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小学生阶段的好奇心、专注力、敢于挑战等精神是值得发扬与培养的,不应该在课堂上将这些品性埋没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以及个性化的方面。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也要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独到理解。当学生产生一些想法奇特或者有些缺乏科学根据的新理解的时候,教师不应该以成人理性的思维来批判,而是应该循循善诱地鼓励学生进行灵感的创造,善于将学生的个性挖掘出来。对于课文中的理解,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多质疑,做到在解答学生疑问的时候让学生学到知识,得到进步。

上一篇:《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下一篇:解读优先股与投资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