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以何为标准

时间:2022-05-16 12:18:11

教育以何为标准

漫画中两个孩子,皆因分数而获得亲吻与巴掌的不同待遇。得100分的孩子因失掉两分而换来巴掌。得55分的孩子仅因及格而获得亲吻。不禁要问:在教育孩子时究竟应以什么为标准?

这两个孩子皆因分数而受奖惩,而分数应该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吗?

当然不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仅以分数做标准,只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阴影,与追求名利的功利心态。分数只是检测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不能就此而断定一位学生的优劣。彼用功学习,失败而无悔,何尝不值得奖赏耶?

若长期以分数做标准,这世界上将会失去多少梦想家?又会多出多少台做假的机器?

试想,若马云的父母在他数学仅得9分时对他冷淡,赏以巴掌,如今怎能有阿里巴巴;若达芬奇在画不好鸡蛋时被臭骂一顿,又怎能有蒙娜丽莎的微笑;若钱钟书在数学考试时受巴掌之刑,又怎能有《围城》的嬉笑怒骂。

分数不是唯一,更不该成为孩子的负担与枷锁。

而除了分数,这幅漫画中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好学生因没有拿到满分而被打,右边61分孩子脸上的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为什么优等生就一定要得满分呢?家长是否过于苛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等生也有可能失误,何必苛责。丘吉尔曾说:“完美主义等于瘫痪。”若长期这样苛责优等生,只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优等生索性放弃追求,加入容易受奖励的差等生行列,二是优等生成为一味追求完美,失去天性的工具。”

“从小被教育追求极限,长大后才知道适可而止是多么重要。”一个孩子,他将要面对的人生必然有些不如意的小部件,从小教育其追求极限反而不能帮助其形成平稳的心态。

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的不足与失误,多关注孩子的优点与特长。

苏格拉底曾言:“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太阳,只是如何让它发光。”多看看孩子身上的太阳,无论优秀生还是差等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考取北大时,国学满分,数学零分。而我们仍然为她的诗词、书法等才华而惊叹,而忘了她数学的不足。

太阳上也有黑点,但并不会掩盖太阳的光芒,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吧。

这幅漫画的终极要义,我认为是在警示家长们,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怎样更好的教育孩子。

“教育的目的是让青年人能终身自我教育。”哈尔钦如是说。要使其能终身教育,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曰品德,二曰兴趣。“德者,才之帅也。”而兴趣是促使一个人获得惊世之才的重要推动力。

苏格拉底言:“教育就是点燃火焰!”家长们,别再只看分数,别苛责孩子的不足。要时常自问:“我点燃火焰了吗?”

评点: 此文亮点多多,其一,论据密集,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为考生所用,足见考生视野之开阔;其二,巧用名言,古今中外的名言列阵而来,与事实论据相得益彰,又见考生文化底蕴之深厚;其三,修辞灵活,设问之后亮观点,反问之后引深思,排比之后显气势。

核心亮点:论据密集 修辞灵活

上一篇:车倒一车柠檬 下一篇: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