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生互动 构建有效课堂

时间:2022-05-16 11:43:57

加强师生互动 构建有效课堂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正确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本文对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构建,方法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努力寻找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通过师生互动取得最佳的效果。自己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微调教材,因材施教

新教材是“螺旋式上升”的知识构架,十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但这种编排也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适应。例如,新教材二次函数一节中,用两个例题来导入新课。例题1:多边形的对角线数d与边数n有什么关系?那时笔者所执教的学生,由于归纳、猜想能力的不足,课上需要笔者来引导他们解决。例题2则属于增长类的应用题,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乏是一道好题。但很多学生也表现出较难理解。如此一来,挫败了学生的自信心,即便弄懂了这两道题,也没有兴趣去接受新知识了。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调整:先带学生简单回顾一次函数的作图步骤,直接给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让学生合作讨论如何作图后,再一起动手在分发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卡片(网格形式)上描点、连线,进而让学生发现二次函数图像的形状,课本原有的例题稍后解决。从课堂气氛、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反应上看效果都比较好。

2合作交流,互相启迪

合作,最好是在个人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学习任务时进行。有一题:在长、宽、高分别为4、5、3的长方体中,一只小虫沿着长方体上表面点A爬行到下底面的B点的最短路程为多少?此题属开放类型。在课堂教学时,我特意安排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兼顾学生们的学习程度,让他们变更座位、四人一组着手解决。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学科知识,而且对提高每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及合作意识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分组要考虑学生的搭配是否合理,组内分工、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等。

3转变观念,努力创新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必须要具有创新的意识。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要做好他们的表率,把创新素质的养成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内容上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贯穿于教育实施的全过程。如在八年级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教学中,基于它的抽象性较难理解的情况,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推理过程,增强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们利用小棒摆出他们所认为的平行四边形后,笔者问:“能否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你的拼图是否正确?”(旨在培养他们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设计的一种思想方法)接着问:“能用说理的方法来证明你的拼图正确吗?”(意在激发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欲望)最后问:“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通过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实际验证——理论论证——概括总结这几个步骤培养他们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在公开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利用点的分布设计了两幅图画(树和鸟)供学生选择,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坐标的变化,增加了趣味性;另一方面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愿他们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愿他们向鸟儿一样在知识的天空自由飞翔。整节课中,学生感受了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了数学推理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逐步形成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适当评价,激发热情

课堂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师生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过程等。笔者曾执教的八年级有一个学生,他的成绩虽不是很好,但其脑子灵活,反应快。记得第一次提问他的时候,全班哄堂大笑,他的脸也涨得通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笔者先暗示全班安静,接着对他说:“看,同学们是认定你答不出来了。但我却说你能行。怎么样?露一手给他们瞧瞧!”他看着我,带着求助的目光点了点头。我先替他把题目读了一遍,在读题的过程中边对已知条件进行逐步分析,边设问让他回答。最终,他成功了。笔者先是表扬了他,后又带领大家为他鼓掌庆贺。从那以后,再提问他的时候,班上不再有笑声了,而他也不负众望,一次次的让笔者看到了希望。“教师的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的,而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选拔,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其发展。现在我经常在教学中使用“你讲得真好!”“没关系,慢慢来”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5和谐氛围,教学双赢

数学课堂一般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利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即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和钦佩后,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其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满足。而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也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教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所以,在教学中,我一直努力地、坚定地实施着快乐教学。

总之,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师生共同合作,加强互动,就一定能使课程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设问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