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时间:2022-05-16 08:14:03

浅谈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最核心的管理工作,对提高投资效益和经营效果大有裨益。文章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和经营效果、防止"三超"现象起着关键作用。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主要是项目实施阶段,即自工程投标开始,至整个工程结算为止。因此,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对施工单位攸关重要,高效的工程造价管理能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取得最佳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保证企业稳步发展、提高企业投资收益和经营效果有重要意义。

2 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行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在招投标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以概算限额作为投标价格,以中标价确定合同价款。施工单位只关心最终结算价是否合理,忽略了工程造价事前管理和事中控制,这就客观上造成了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空白,各阶段的造价控制脱节。很多施工单位由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造价控制意识淡薄,管理理念传统,往往养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帐的习惯,使得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施工单位在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项目投标阶段

2.1.1 企业缺乏对员工业务素质及专业能力的培训,或是在组建投标班子时考虑不够全面,人员配备不齐全,导致工程投标工作的展开举步维艰。

2.1.2 由于建筑业各个地区规定有差异,很多施工单位对招标文件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影响了投标的质量。

2.1.3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忽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一再降低投标报价,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预算超支,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2.2项目施工阶段

2.2.1 施工单位造价管理人员的造价控制意识淡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

2.2.2 预算人员对施工现场缺乏了解,不熟悉施工工艺,导致工程量计算出现由于漏项、工程量计算不准确等问题。

2.2.3 施工单位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够,在确定材料价格方面不合理,造成工程成本增加。

2.3竣工结算阶段

2.3.1 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只注重工程施工,忽视了对现场签证、工程变更等资料的收集,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及签证工作,往往造成结算时总体索赔无据可依。

2.3.2 由于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等特点,客观上造成了工程结算时结算依据混乱,增加了造价控制的复杂性。

3 加强施工单位造价管理与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3.1项目投标阶段

3.1.1 组建业务精炼、经验丰富、知识面广、了解市场的投标班子,并调动企业技术、财务、人事、经营部门人员,尤其是造价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要出类拔萃,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工程投标质量。

3.1.2 深刻理解招标书并编制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仅要求科学、合理、而且能节约费用。在施工方案的确定中应优先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施工方案、较低的工程造价方案。

3.1.3 合理确定工程报价。施工单位应加强工程投标管理,根据企业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结合本企业测算的定额,确定合理的投标报价。

3.1.4 签订公平合理的施工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的依据。因此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全面审核其合法性、合理性、严谨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而且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涉及费用的项目。在签订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3.2项目施工阶段

3.2.1 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造价控制意识,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尤其是现场技术人员要与专业预算人员配合,根据施工实际做好造价控制。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变更,要按合同约定及时做出变更报价。按合同约定方式报送的进度款,应由专业预算人员实事求是按计划及时报出,确保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的质量。

3.2.2 预算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掌握施工常识,做好工程量的统计工作,确保不错算、漏算工程项目。

3.2.3 确保材料价格合理,严格控制项目实施阶段规格超概算。材料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约占总价直接费的70%,因此材料价格的高低对工程造价的有很大影响,严格控制材料价格是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施工单位应当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掌握材料价格的相关市场信息,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将材料价格控制在最低水平上,严格按照批准的概算选材,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成本,实现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双赢。

3.3竣工结算阶段

3.3.1 重视施工签证管理,积极组织索赔。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收集各种有利于自己的施工证据,如设计变更、赶工、不可抗力等签证,并及时、有效、合理地提出索赔方案,力求在结算时有理有据地对总体索赔提出要求,并索赔成功,使施工方损失降低到最小,争取企业利益和经营效果最大化。

3.3.2 严格控制工程决算编制依据,编制好工程决算书和工程量计算书。施工单位应对对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和协议、现行预算定额、材料价格、费用定额及取费基础、调价方法和调价系数的规定、图纸会审记要,设计变更通知单,现场施工记录等方面的依据进行比较审核加以控制,保证工程决算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4 结束语

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贯穿与项目建设全过程,自工程投标开始,至整个工程结算为止,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不仅要防止投资突破工程的预算,更重要的是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管理制度,高质量、高效益把好每个关,事前、事中、事后都应做好相应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从整体上有效促进工程的实施和施工的管理。唯有这样,才能确保与工程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利用,才能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

5 参考文献

[1]朱全秀.浅谈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J].消费导刊,2007(12)

[2]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

[3]朱志英.对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应采取的有效措施,[J].科学创新导报,2008(11)

上一篇:油气管道施工工程的控制与管理探究 下一篇:超前加固注浆在富含水黄土质隧洞开挖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