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机制构建

时间:2022-05-15 10:34:08

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机制构建

【摘要】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发挥出了重要作用。目前,农民工队伍中,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农民工已占到60%以上,成为当前农民工队伍中的主体。由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冲突引发了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当媒体对富士康事件失去新鲜感之后,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维护。怎样才能将工会维权意识贯彻始终,协助和约束企业正确对待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维护,实施真正意义上人文关怀,是我们需要深刻反思并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 人文关怀 机制建构

一、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现状调研

富士康“跳楼门”风波暂时平息,职场心理危机一词再度被淹没在众多热点中。在富士康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之前,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权益意识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并未形成全社会的整体关注氛围。针对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民二代)这一特殊群体,我们采用在线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在劳动强度、劳动密集型共5家企业考察了这一特殊群体心理状况及对工会服务需求。在线问卷共分七个部分,包括被调查民二代的基本信息、对工作与生活状况的总体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压力来源、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工会维权的需求及使用专业心理辅导的意向。

据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是影响工作投入、工作绩效、离职倾向、工作压力以及对组织的忠诚度的重要因素。

尽管大多数参加调查的员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但一些日常的烦恼让他们的情绪受影响、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甚至影响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待事业、家庭和人生的态度。

有近20%的员工遇到一些困扰他们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或有效地处理,可能发展出更严重的问题,影响工作热情或投入程度,甚至造成安全隐患。有的员工因为受到一些工作、生活问题的困扰,其心理的稳定程度已经受损,需要尽快面对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否则他们不能愉快、满意、有成效地工作和生活。

二、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

坚持以职工为本,全面维护职工的各项权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在维权工作上,应对农民工维权内容作出正确判断,既要重视他们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民益的维护,也要重视他们的精神文化权益和心理关怀的实现。

对于广大员工而言,工厂是工作的地方,也生活的场所。广大员工特别大量离家务工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既有多挣钱的现实目的,更有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追求精神满足的理想愿望,但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仍然滞后,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少交流沟通。新生代农民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和文娱生活,除了最基本的恢复休息之外,精神、文化、心理等多方面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缺乏交流的环境,导致生活也处在较为封闭的状态。

(二)文化程度较低。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导致职业技能差,谋生能力弱,大多集中在对职业技能没什么特殊要求的服务业和建筑业两大领域。

(三)法制观念淡薄。随意加班加点现象随处可见,各种侵害劳工权益情况屡见不鲜。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和体系及相应的救济手段很不完善,恶化了农民工生存环境。

(四)生活水平、质量较低。由于他们对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占有比例较低加上社会分配不公,对财富的认知程度缺乏,价值观念迥异,自我价值无法体现,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及羡慕同龄人的生活方式。

(五)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生存状态,将视觉和现实人为地画上等号,缺乏明确的心理归属感和生活自信心。由于他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无法加入社会的主流。容易被社会忽视,造成一种被抛弃和遗忘的错觉,极容易出现人格上的自卑、畸形,乃至较强的情绪。

(六)就业状况不稳定。他们在出门打工之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听信老乡或熟人的介绍,在不做任何调查了解的情况下,带上很少的路费和生活费就来到完全陌生的大都市。由于盲目流动,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形势严峻。

(七)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造成了社会地位极大落差,产生失衡心理。他们既羡慕他人出手阔绰,尽情享受生活,又不愿意通过双手去创造财富,加重了心理无法承受的能量,一旦这种能量爆发,将给社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机制构建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多方原因造成的。从农民工自身角度看,法律意识淡薄,维权主动性不强;从企业角度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农民工正当权益;从第三方角度看,相关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社会协同度不高等。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机制建构对策如下:

(一)工会作为职工最可信赖的娘家人和温暖的“职工之家”,要作为农民工权益主动保护者和权益代言人。在雇主克扣拖欠其工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肆意侮辱虐待农民工等侵权行为出现后,工会应该及时出面负责维权。

(二)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进行法律普及,维护农民工法律维权的知情权、监督权。培训并教育农民工要通过积极主动学法,从而做到知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要提升干部队伍的心理素质和对农民工心理援助的能力。要与时俱进,加强对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会借助专业的心理工具,如“压力与情绪管理”和“人际智慧训练”来实现农民工心理需求。可以由专业人士通过心理指导、培训、咨询等方式,提高工会干部解决职工心理问题的能力。

(四)要帮助农民工调适心态,使其保持平衡、愉快的心境。别等到问题出现再去亡羊补牢,而要在日常就注意平衡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平衡的生活才能带来平衡的心理。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配合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进而会取得相应的成果。

(五)要充分发挥网络宣传阵地优势,对企业、农民工之间“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新思路、新举措进行大力宣传、重点推广,优化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合理分配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外来农民工能在当地安居乐业,融入社会主流文化,可以找到更多的身份,他们不仅是工人还是社会人,越过高墙看到外面的世界,让心灵开阔起来。

上一篇:中西方服装设计中的中国情结 下一篇:浅析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