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对学困生实施有效的英语教学

时间:2022-05-15 07:28:57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对学困生实施有效的英语教学

这学期笔者担任高二年级艺术班的英语教学,对班上学生A的学习成绩很头疼。因为他每次考试都“勇于”刷新本班的低分榜。不仅如此,他对英语学习丝毫不感兴趣,课上沉默寡言,不听讲,经常走神。记忆力、理解能力较差,思维比较迟钝,且有自卑心理。

分析:

1. 其父母知识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父母“放任自流”的态度让其对自身没有学习要求。

2. 学习成绩差,自信心明显不足,而且随着知识难度加大,学习上更是形成恶性循环。

3. 性格内向,平时与同学接触少,没有朋友。

4. 为人诚实,从来不说谎。有要求上进的美好愿望。

教育实施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一定有某种方法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帮助他积累自信,挖掘其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理想等。同时,有了转变,父母也能重新认识他,寄希望于他。再在课堂开展“一帮一”活动,利用同桌英语成绩优异的优势,随时在学习上给他以帮助。于是,为了巩固他已有的成绩,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给他“吃小灶”,培养他的自信心,维护他的自尊心。在课堂上,经常把一些“开小灶”时讲解过的问题留给他回答,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找到久违的成就感。刚开始他还没有勇气举手,在鼓励中他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在不断的提问中,他受到了加倍的关注,注意力分散的机会少了,后来也可以回答一些需要动脑的小问题了。由此,笔者体会到抓住了课堂,教师的课后辅助就可以减少,他也能学得更快乐了。

总结分析:

(一)教师要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感

学习是一种在非智力因素参与下的活动,它不能强制、不能代替。只能诱发学习主体的内部动因,调动其学习兴趣,使其自愿主动地进行。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首先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原先的学习经历和知识积累;充分理解由于学习成绩在班里所处的不利位置,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真正做到与学生心理换位;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简化学习内容,调动其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意识,创造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机会。实践是兴趣产生的基础。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发现自我,表现自我,从而得到满足,获得成就感。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指导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学习个体,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其进行不同的指导。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制定学习计划

英语学困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计划,通常学得盲目,而且效果甚微。古人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个适合自身的短期目标,让学生根据不同阶段随时调整目标,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

2.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学习成果的基础。做好了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基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不同程度的具体学习任务。比如:要求学生自己查生词,摘抄例句,用新词造句,在文中找出长难句型,将文中复杂的句型分析后翻译成中文。

3. 专心听讲

英语学困生在课堂上往往由于自身英语基础差,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所以在课堂上他们不能做到专心上课,极容易开小差,甚至打瞌睡。课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一个关键环节,所以对于这部分学困生,老师应该首先做到时时关注,要求学生尽量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4. 勤记笔记

大多数英语学困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笔记粗糙,“照搬照抄”甚至没有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相对于学困生来说是一件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因为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最起码必须做到注意力集中。教师可通过定期检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课堂笔记,并每次树立榜样予以激励。

5. 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部分学生往往没有复习的习惯。对于他们来说,紧紧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节,才能把学过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加以巩固,而不是迅速遗忘。教师在最初可以将“课后及时复习”变成“每日课堂前十分钟及时复习”导向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把这一环节变成“每日课堂十分钟提问”,逐渐将老师的引导地位削弱,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态度。

(三)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尽量做到了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练习,但还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英语学困生来说,这个问题就显得尤其突出。在指导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进行实际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学习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归纳指导法

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情感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要求他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或共同的东西。如:让学生总结教材中出现的过去分词的用法,通过归纳分析,学生可能会总结出:句中过去分词均作状语,并且可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方式状语、伴随状语等等。这样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过去分词的用法要好得多。

2. 对比指导法

教学中教师除了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外,对一些相似仍又有不同的语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弄清它们的区别,加深对语言现象的印象。

3. 互助讨论法

英语教学法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适当的语境中参加集体讨论,讨论法可用于解决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疑问,对课文的理解,也可用来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而英语学困生在与周围的学生,尤其是在与英语学科有特长的同学接触过程中,能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能建立主人翁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高二有篇文章话题是动物实验。笔者在讲完课文的知识点后,专门留出二十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分成正反双方展开一个关于“科学家拿动物做实验是否道德”的辩论。通过激烈的辩论,大多数学生对动物保护这一现象有了更多的认识。

俗话说:“有教无类。”诚然学困生有他们自身的问题,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也必须有信心和方法去帮助学困生。通过正确适当的教育方法去帮助他们提高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众多学困生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远离“学困生”这个恶名。

上一篇:新课标下农村高中生英语阅读的障碍及对策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报刊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