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陆地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

时间:2022-05-15 07:25:06

浅谈陆地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

关键词:非地带性 地形 洋流 地下水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大方面,所谓地带性的分布规律,一是由热量差异引起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在低高纬分布较普遍,尤以非洲大陆最典型,由赤道向南北对称分布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二是由水分差异引起的经度地带性规律,在中纬度的亚欧大陆沿海到内陆分布较典型,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原草――荒漠。三是由地势引起热量和水分变化的垂直地带性,在低纬度的高大山区最为典型。每一种自然带分布都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重点谈一下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带一般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赤道附近地区。如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平原、东南亚的马来群岛。而在南北纬10°~20°本该为热带草原的地方却出现了热带雨林,是由于非地带性因素洋流和地形对信风吹来水汽的抬升作用,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墨西哥高原东南部;北纬15°附近的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的分布是与附近的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变为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有关。

热带草原带一般分布热带雨林的两侧。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墨西哥高原,本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于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而大部分成为热带草原带;非洲大陆南纬30°附近热带草原带的形成更有其特殊性,实际是由于夏季来自海洋的气流越过暖流上空带来大量水汽,干季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带一般分布在南北纬20°~30°大陆的内部和西岸,南美洲西岸的热带沙漠呈狭长分布并延伸到赤道附近,是由于秘鲁寒流的影响和南北狭长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沙漠带向东部内陆延伸。北美洲西岸的热带沙漠带是由于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位于非洲大陆东岸索马里半岛沙漠的形成一是由于东北信风从大陆吹来,二是夏季盛行的西南季风形成了索马里沿岸的上升流使沿岸降温,干旱;印度、巴基斯坦交界处的塔尔沙漠是因为冬季盛行的东北季风和东北信风重合,夏季又位于印度低亚的西侧,盛行偏北风而夏季风影响不到,加上植被大量破坏造成的。该地受副高的影响很小。

南美洲南段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东岸却发育的是温带荒漠,是由于安第斯山脉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东侧为背风坡气流下沉绝热增温气候干燥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在亚欧大陆北部由西向东倾斜,是由于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分布的纬度位置偏高,东侧受千岛寒流的影响,所在的纬度位置偏低,北美洲也是如此,而同纬度的南半球没有针叶林带的分布是由于无大片的陆地条件;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绿洲的形成是由于周围地下水位高而形成的。

总之,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自然带的分布也呈现非地带性规律,在有的大陆分布典型而有些大陆分布不典型。

上一篇:浅谈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下一篇:如何搞好拼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