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时间:2022-05-15 06:54:20

微课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实效。教师必须对微课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运用,真正发挥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释解学习难点,引发课堂探究,实现分层优化,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关键词:微课;思想品德;运用;学习兴趣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逐渐在教学中崭露头角。“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与方式[1],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发展与创新,但不能取代传统课堂。教师必须对微课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微课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一、新颖别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焕发强烈的求知欲。微课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能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感观,满足学生“爱看电影”的心理渴望,以新颖别致的个性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有效化解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中产生的学习疲倦,提升学习效率。在《挺起民族脊梁》的教学中,以前我就地取材,利用课本上“思想驿站”鲁迅的材料进行导入,由于缺乏具体事例,又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语,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示范课时,我改变导入方式,播放了同仁岳老师的精彩导入微课《中国的脊梁》,在微课中岳老师犹如演讲家地朗诵出鲁迅先生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精彩论断,引起了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情感共鸣,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心。

二、择优而用,释解知识疑难

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难点之时巧妙地展示网络上搜集的“讲解重难点”的微课视频,或教师集思广益后录制的精彩微课,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化解学习中的难点,尽解心中的困惑,实现知识与思想的融会贯通。在九年级政治中,“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一个重难点,但北师大教材对于“主要矛盾”的篇幅很少,一掠而过,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无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老师的讲解是必要的。为了使学生在“主要矛盾”这一知识点上没有“遗憾”,我在网上经过细心筛选,选取了太原弓老师的《主要矛盾》微课来代替自己的讲解,短短5分钟,弓老师从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到现在的主要矛盾,从城乡之间的差异到医疗、上学、求职的各种难题,让主要矛盾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不仅浅显易懂,还为学生后面的学习铺平了思维大道。

三、纵横比较,引发课堂探究

探究课堂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课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适时播放其他教师或学生对知识不同理解与见识的微课,可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对知识产生怀疑,在怀疑中自省、驳论,进而引发新一轮的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改革建立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知识中,学生根据我提供的材料得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的结论,并以非公有制在市场中的数量、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予以论证。此时的单纯说教不仅不能让学生释怀,更会让学生在强制接受中怀疑知识的真实性,我就借机播放了在另一班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微课,其“非公有制经济没有涉及国民经济的根本,依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精辟论断让学生对自己的观点产生怀疑。我趁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列举事例进行分析探究。经过一番激烈、深刻的探究讨论,学生对“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准确的定位,对“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科学的论断。可见,微课资源不仅消除了学生“偏见”,更成为学习的“导火索”,为学生创造出探究学习的机会,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灵活方便,实现分层优化

短小精悍、灵活方便的微课资源能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2],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与发展。比如我预先就搜集或录制了教学微课,发放到班级的QQ群上,不少学习优秀的学生提前就观看了微课,对新课进行了预习与自学,明确了自己的学习难点,为课堂上的合作与讨论确定了主题方向,同时也节省出大量时间对学习进行拓展与延伸。再如班里的学困生小王,理解能力较差,老师的一次讲解、学生的一次帮助,难以解决他自己的困惑,但如果反复让他人讲解,不仅耽误他人的学习时间,更会令他人生厌,影响人际关系,但微课的出现就帮助他解决了难题,在课堂上,小王利用自己的电脑反复地观看对重难点讲解的微课,直到彻底弄懂为止。在微课的帮助下,小王的进步飞速,思想品德成绩在两个月之间由不及格进入优秀行列。

微课服务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发展。我要在课堂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微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在参与中丰富见识,在合作中加深理解,在探究中促进升华,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高效与优化。

参考文献:

[1]王 燕.微课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王静慧.巧思妙构微课堂[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8):22―24.

上一篇:活动体验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开放式教学 下一篇:浅谈PBL教学模式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