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 《昂首名流·蔡金华小传》读后

时间:2022-05-15 04:23:36

梦想的力量 《昂首名流·蔡金华小传》读后

一本沉甸甸的书捧在手中,书名为《昂首名流・蔡金华小传》。其实已非小传,而是大传。35 万字对一位42岁的人来说,其经历是否支撑得起这样一本大书。但当我读完这本传记时,我欣喜地发现,书的内容很扎实。因为书中写的不仅是他的人生经历,还有他的思想,他的理念,他的选择,他的方法,并且有他如何打造团队,如何从挫折、困境走向成功。在书店里,励志的书可谓汗牛充栋,所谓名人也不胜枚举。但他们似乎离年轻人现实的生活很远。而蔡金华的传记就像我们身边人的故事,可以触摸,可以效仿。或许这样的书对希望成功和正在奋斗的年轻人更有借鉴意义。

许多人把梦想当作空想,其实梦想对于一个人来说,无疑是人生的目标,前行的动力。在阅读《昂首名流・蔡金华小传》时,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在他的奋斗中,引导蔡金华成功的是他执着的梦想。

一位出生于贫困山区的普米族年轻人,竟然有着作家、诗人、摄影家、出版家、文化企业家等头衔;诗集《情感地带》还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和云南省政府文学奖。20年的奋斗已经拥有风光杂志社,并构建了四刊一网的传播平台;旗下还有酒业公司、营销策划公司、商贸公司。成为了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云南省工商联常委、云南省总商会常委等诸多重要头衔。由段平、官玉华撰写、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昂首名流・蔡金华小传》真实地记录着他的传奇。其实这部励志著作在我的脑海里展现的就是五个字“梦想的力量”。

梦想:在贫困的土地上萌生

梦想的种子常常是在贫困的土地上萌生。俗话说“穷则思变”。而蔡金华经历的穷苦,并非一般人能承受的。

蔡金华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父亲体弱多病,母亲早年失明却要供养膝下的五个孩子,可以想象生活的困难。蔡金华的记忆中:跟着父亲上山打柴,父亲负重前行蹒跚的身影;他牵着母亲到河边担水那泥泞的足迹;哥哥、姐姐为支撑家庭辍学回家的遗憾……这一切汇成了一个沉重的问号压在他的心上。对父母、哥姐的愧疚,对家庭的责任促成了他改变生活的强烈愿望。

他一步步走来,带着血、带着伤、带着泥、带着水。传记中有一段关于他上中学的文字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申请到了每月1.5元的困难补助金,要去到他家对面的半山腰,来回近20 里,要爬过一道山坡,走过一片树林,绕过一片坟地,踏过浸泡在河里的石墩,再沿着小路上到半山腰。走这条路,要克服过坟地的害怕,过小河的危险,爬山的艰难,雨雪天的寒冷、路滑。这或许是他人生道路的写照,或许是他人生道路的宿命……

他从小就看到了父母的艰辛,看到了兄长、姐姐对家庭的付出,他的心中种下了改变家庭境遇,让家人和家乡的人过上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穷苦虽然是给予人的磨难,但有志气的人却会把之当成奋斗的力量源泉。责任是一个人自觉承担的担子,越重越会激发向上的力量。背负着全家希望的蔡金华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而已经有了固定工作的他,辞职创业则是为了找到能够致富、改变全家命运的途径。

他当过工厂的技术员、当过报社的通讯员……他一再地跳槽、一再地寻找,只是为了找到他梦中的金山。

选择:梦想实现的方向

蔡金华在中南大学学的是分析化学和公共关系学专业,但一直喜欢文学,创办并成立了“校冶苑文学社”,任社长、总编辑。他迷上了写诗,且多有佳作发表。

大学毕业时他谢绝了老师要他留校的建议。一心想到进入的大型国企宣传部工作,却没料想分到车间干活。许多人劝他文学不会让他找到财富,但他不信这个邪,依然矢志不渝地钻研学习写作。认定方向就不顾一切地往前奔。

他清楚地认识到:“方向选错了,越努力,失败就越彻底;方向选对,那么越努力,离成功就越近。”他坚信只要坚持打一口深井,一定会冒出希望的泉水。他始终在文学与新闻的结合点上找寻自己的突破点。

其实,机会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他总是寻找合适的岗位,历练自己的能力,在成功创办 《时代名流》 之前,他走过了十多年的奋斗过程。他当过报社的通讯员、兼职记者,他进过的媒体可以数出不少,《云南信息报》《云南民族报》及《生态经济》刊物,他曾经一人在三个报刊兼职,骑一辆破单车,四处采访,玩命地拼搏,起早贪黑完成规定的任务。他明白这一切正是他走向成功的准备。

当《边疆文学》杂志社要找合适的人增办一本综合性刊物时,他抓住了机会,用自负盈亏的方式,大胆地承办了这本刊物,并眼见独到地起名为《商界名流》,三年的承办期宣布了初战告捷。

而在云南省政府研究室党组领导下,把商界名流更名为《时代名流》正是他的明智之选,这一举措使刊物上到了更高的境界,更宽的天地,拥有了更多的资源和读者群。

人生的大目标总是由一系列小的目标组成的,成功同样也总是由一系列小的成功积累而成的。但是任何时候,他都没有忘记他的终极目标,不管受到什么挫折他都咬着牙往前走。

这种对未来的确信正是蔡金华成功的保证。

执着:梦想实现的路径

再好的梦想没有行动也不可能找到行动的路径。蔡金华对文学的喜爱决定了他会在文化与商业的结合上打开一方新天地。

这是人生的定位,也是事业的定位。定位定好了,便占有了先机,成就了不可替代的高度。

在蔡金华的人生历程中,从成立“激扬时代策划公司”到承办《边疆文学》下半月刊《商界名流》,再到创办《时代名流》刊物可以说是他创业的三部曲。

创业并非一帆风顺。激扬时代公司曾经因为合伙人的两次失误,损失了近三十万的资金,对于少有积蓄的他无疑是极大的打击,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主动承担损失,收购了合伙人的股份,独立继续支撑公司的运作,终于打开了局面;《商界名流》三年的承办,创建了品牌,有了影响,却又因合同到期,被收回。《时代名流》的成功,正是长期的拼搏、历练、挫折导致的结果。

他在一系列的摔打过程中,学会了品牌创建:正如他在办《生态经济》刊物时,请名人代言,制造轰动效应,打入发行高端领域;学会了策划营销:正如他挤进红塔烟草、生物制药、普洱茶业、酒店包装等常人难以进入的高端企业;学会了多种文笔:正如他写作的大量新闻报道,做过的广告策划,完成的个人及企业传记。这些能力,常常会被人忽略。因为那些有钱的大佬常常是靠政府关系,靠占有国家资源发大财的。而靠智力、靠才能、靠在文学与商业的结合获得的成功应该说是另外一种更应称道的成功。

《时代名流》组建了团队,打造四刊一网,又进一步把事业推上了高峰。而用“时代名流”作为品牌,进人酒业,虽然有些冒险,但在他却是事业的副产品,是文商结合的新的尝试。这些看来是顺风顺水的事情,其实也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因为,如像《时代名流》杂志连续九年能进入云南省人大、政协两会,不仅是要高端的人脉,而且更要是经得起考验的产品及质量和智慧的运作。

我不禁想起了鲁迅的名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对于蔡金华来说他的路是从穷苦山区农村的小路,一步步走出来的。这不是靠父母、靠背景、靠关系踩出来的路,而是靠毅力、靠信念、靠拼搏踩出来的路。正如他说的:“除了奋斗,别无选择”。靠着奋斗,他不仅踩出了路,而且路也越走越宽。

自信:来自于对自己、对社会、

对未来清醒的认知

蔡金华的小传定名为“昂首名流”既是对他创办的“商界名流”和“时代名流” 的肯定,也是对他人生境界提升的一种彰扬。

这不是一种狂妄,也不是得办刊物之近便,而是一种实至名归。

《时代名流》不仅在云南成为政商第一刊而且走出云南在国内、国际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产生广泛的影响。在世博会期间,出版了三期杂志,每期一万多册,对展会、对云南展区作了精彩的报道,被誉为“全国一流、云南名刊”。

《时代名流》在九年的时间内,不仅从省级领导,到各市州县的领导;从企业家到社会各界的名人作了系统的报道,而且站在时代前面破难释疑,推波助澜,在改革大潮中书写了精彩的浓墨画卷。

《时代名流》不仅在引领时展中总结经验,推出典型;而且举办或参与国内高端论坛,用精神的成果哺育社会、提升品位。

《时代名流》不仅记录了九年云南经济腾飞的历史,而且给社会带来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动力。

作为创办人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视野,没有破局开路的雄心,没有运筹帷幄的策划不可能使刊物达到这样的境界。作为经营者,他不仅要为刊物的质量负责,而且还要为运作的资金筹措。他和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为政府、为企业的上百个策划案,同时也保证了刊物的经济来源。

俗话说:“登泰山而小天下”。当他采访了政、商、文化界的众多名人后,更增加了自己对可以达到的目标的自信心。因为名人共同的成长经历、具有的素质和成功的共性,作为一面镜子不仅能照见自己的过去,也能照出自己的未来。 《时代名流》曾经以“蔡金华:魅力名流、珠源骄子”做过报道,而这本《昂首名流・蔡金华小传》则是较全面的人生记录。

我记起自己在初中时听一位著名作家到学校演讲。我并没有因崇拜而感到自己渺小,而是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他们有地位,我们有青春,而青春是无所不能的”。蔡金华正值青春旺盛之年,他的未来是未可限量的。

励志:传记提供社会的精神启迪

写完上面这些文字,还想表达对作者的感谢之情。段平和官玉华是有为的青年作家,他们能够把一个经历不算太丰富的年轻人写得那样灵活生动,提供了一个可供年轻人学习的样本,这本身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诗人晓雪对于这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本书真实生动,全面细致地介绍、描绘了蔡金华半生的贫苦生活、勤奋学习和顽强奋斗,书写了他诗人的激情、记者的敏感和哲商的智慧,展示了他的独立思考、生命色调和心路历程,表现出他决心排除一切障碍、战胜一切挫折、压倒一切困难而绝不会被困难所吓倒的勇敢奋斗精神,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刻画出他富有个性的鲜活形象。这样一本书,我相信是会给广大读者以人格滋养和精神启迪的。”

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关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梦想,然而,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勇气,“中国梦”才有实现的可能。希望有更多普通人的成长纪实,能够成为年轻人在“万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世纪大潮中,汲取精神的营养。

上一篇:基于语义网的中医药术语系统融合方法研究 下一篇:张小雅寻爱记(七):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