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区域学前教育思考

时间:2022-05-15 09:07:00

贫困区域学前教育思考

一、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薄弱

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导致适龄幼儿无法接受正规的幼儿教育,只好在小学设立学前班,将学前教育归入小学教育,更有的贫困地方,学前班和一年级在同一个教室上课,进行复式教学,这就使得农村贫困地区的幼儿无法得到正常的符合幼儿身体、心理特点的教育。除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贫困地区在思想认识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家长思想的狭隘性与局限性。很多家长没有让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思想,有的等到孩子七八岁了才送孩子上学;有的家长虽然将孩子送到了学校,但是对学校教育漠不关心,不能配合学校教育,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这就使得幼儿在家庭教育方面缺失了。二是小学教师多数没有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教,导致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对教育产生了对抗情绪。

二、幼儿教师的结构不合理

农村贫困地区几乎没有正规的幼儿教师,大多数由小学教师担任。部分幼儿园教师是学校骋请的,大多是村里的初中毕业生或高中毕业生,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工资待遇低,没有保障。很多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班级多,课程多,学生少,包班现象严重,导致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加之农村贫困地区相对偏远,使得在进修培训、继续教育、评优奖惩、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都无法得到相应的权益,严重影响着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部分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身份不确定,素质偏低,使学前教育陷入了幼儿园低收费、低素质、学前教育低发展水平的恶性循环。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着幼儿的教育,成为学前教育的绊脚石。

三、农村基础教育改革造成的新冲击

近几年来,农村学龄人口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有的家长舍近求远,将孩子送到较远的乡镇学校或县城幼儿园。这就导致许多农村学校成为空校,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农村教育质量也越来越难以得到保障。农村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主要依靠小学的学前班来完成,小学布局调整后,师资力量薄弱,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小学撤销后,学生要走几公里的山路到很远的学校去,家长的负担也随之加重;有的学校安排学生住宿,但是住宿条件不达标,非常简陋,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而增加食宿带来的经济负担也要由家长来承担。而对学前教育,国家的补助和投资非常少,这就给本来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经济负担。

四、管理体制混乱

没有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幼儿园处于无序、无监管状态,这就造成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重要规章制度、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等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很难落实。而且不少幼儿园对幼教发展思路不清,管理乏力。同时有些监管主体还存在着力量严重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对民办教育的执法力度不够,对一些违规举办、不符合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在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许多新老问题并存,加之在转型期,经济、政策、思想认识、管理、师资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深刻钻研这些问题,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管理制度、政策措施将有利于更好地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上一篇:乡村需要均衡教育 下一篇:乡村学困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