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情境的高职生网络学习环境和资源建设研究

时间:2022-05-14 10:38:31

基于学习情境的高职生网络学习环境和资源建设研究

摘要:情境是对象和背景的信息意义场及其激发的认知者心理意义场的统一体。网络学习的过程是网络学习情境形成,并从内部情境中概括或顿悟出多种水平的心理模型的过程。通过研究高职学生网络学习的现象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学习情境理论、学习系统要素(六态)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研究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高校标准化学习环境,改进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辅助学习功能和完善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等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情境;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资源

1半年内

上过网1上网时间0~2小时12~4小时1>4小时1上网用

于学习1上网场所网吧1宿舍1机房1手机

上网百分比198%136%149%113%115%140%140%118%191%人数147711751239163173119511951871443如果15世纪是“大航海时代”,那么当今21世纪就是“比特海洋的时代”,网络上的知识就是数字海洋里的宝藏。网络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内容更自由和高效地聚合,网络服务更加的普及和智能化,网络带给高职学生更多学习便利和机会,也给高职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困扰,高职学生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面对海量数据容易产生“网络迷航”现象。

当代高职学生这一学习者群体,处于网络学习环境下,其学习的动机、兴趣、基础、习惯、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异于其他群体的特征。如何帮助高职学生在数字网络的海洋中驾驭网络学习的工具,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最丰富的知识,规避“网络迷航”,其很重要的环节,就是研究如何与时俱进地改进和创新现代网络条件下的网络学习环境,使网络平台、空间和资源适应高职学生网络学习的需求。

一、高职学生网络学习的现象根据石晓岩《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披露的本科生网络学习数据和本文前期调查的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生网络学习数据,高职生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间比本科生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间要多00175小时,达到261小时。

前期调查显示,98%的高职学生在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有一半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2~4小时之间,而就在这2~4小时以内,学生们要利用网络来获取超过以往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教材书籍等传统媒介所提供信息的总和,网络成为学生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高职学生的网络应用,主要集中在聊天、了解资讯、娱乐和游戏,而网络学习行为仅占总数的15%。高职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网吧和宿舍各占40%,学校机房只占18%,另调查出的新现象为高职生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总人数的91%。

二、网络学习情境问题研究研究高职生网络学习的基础设施及技术,不能不提网络学习情境。

高职生基于学习情境的网络学习行为,由网络学习的外部情境和内部情境共同决定。研究网络学习的外部情境,实际上就是研究现代网络学习基础设施和技术。研究可从网络链接技术、网络空间、网站、网页、网络学习工具软件、网络课程设计等方面出发,使这些外部情境更好地适应高职生的学习规律,促进高职生的网络学习。网络学习外部情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应解决下列问题:

1信息链接和检索技术的智能化

为了解决现有网络在链接和检索时所具有的呈现大量无关信息,造成认知负荷超载,阻滞内容情境形成的时效,使得任务情境劣化的问题,必须在网络信息链接和检索技术上进一步发展智能化。“可以通过基于云计算的相关关系分析,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做出判断和预测,从而更具有交互作用的检索结果”,另外,还可“通过导航将与当前学习关联度较弱的知识过滤掉”。在检索智能化的同时,要确保网络链接和检索对学习者检索查找指令的响应完成时间不能太长,因为当学习者在太长的等待时间中也容易出现“网络迷航”。

2网络学习管理的科学化

网络学习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的学习系统,网络的功能不能仅仅是根据学习者检索信息指令呈现相关知识材料,还应具有帮助学习者进行制订学习计划、执行计划、获得反馈评价、整理和小结、复习等管理活动的功能,适应学习者的一般学习规律。

3网络学习资源的多样系统化

网络学习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工具资源、人文资源。在知识资源方面,当代网络学习资源丰富多样,但系统性不强,缺乏适应各种智能类型的学习者所需的系统的学习资源,至少存在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资源不够丰富的问题。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相关研究表明,当代网络学习资源发展不平衡,难以做到使同一知识的学习材料多样系统化。在工具资源方面,学习者所需的学习工具和学习管理工具软件还不够丰富、系统、易操作。在人文资源方面,当代网络虽然提供了跨地域、时段整合人文资源的便利条件,但缺乏中介牵线搭桥的“好友”推荐、识别、分类、分级的体系,交往对象良莠不分,网络学习者仍苦于难以找到良师益友。所以,网络学习资源还需要朝着多样系统化方向不断开发完善。当前,特别应加快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建立学科性强、专业化的学习网站。

4网络学习过程帮助的个性化

任务情境极大影响内容情境,因此,网络应帮助学习者建构学习任务情境,使学习者对所学知识信息的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有正确积极的意识。网络应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历史记录和学习评价,判断其当前最需要的学习内容,并提出最佳学习路径的建议。当学习者学习某一新知识点时,网络系统能在该知识点之前自动插入所需的相关基础知识提示和链接。

5网络交流讨论的导向化

网络交流讨论功能应成为促进合作学习的工具。网络合作学习,即学生按兴趣或能力分组,在相互依赖的情境中,为完成同一个目标,分工合作,相互帮助,促进个体发展的学习方式。当前网络交流群中的讨论活动,是在“无领导”“无规则”条件下进行的自由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成效很低。网络系统应在讨论群组中设计“虚拟领导”“虚拟监督、评价”的功能,监督、评价、引导各参与讨论者的建设性表现,防控恶意的、破坏性的言论。

三、改进高职生学习环境和资源的策略研究依据学习情境理论的观点,结合高职生网络学习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改进和建设高职生学习环境、空间、平台和学习资源的策略。

1将高校各教学机房、图书馆机房建设为标准化的网络学习机房

机房管理系统和软件应具备去除干扰学习信息、推荐资源与记录统计等功能。具体包括:

(1)过滤不良网站。采用网页内容实时过滤、不良网址库过滤、搜索引擎关键词过滤等防堵方式,还可以手动添加不良网址、信任网址和自定义关键词,并可以方便地设置过滤灵敏度。

(2)控制上网时段。哪些时段允许学生访问互联网,哪些时段不允许访问互联网,在不允许访问互联网的时段,将自动挂断网络连接。可以通过设置网络保护功能,规定学生每使用一定时间计算机,必须暂停休息一段时间。

(3)按时限制聊天。可以根据设定,按时间段决定是否允许聊天软件运行,是否封闭聊天软件的网络端口,并可以限制未成年人进入互联网上的聊天室中聊天。

(4)按时限制游戏。可以自动判断当前运行的程序中哪些是游戏。可以按时间段决定是否允许该游戏运行。

(5)定时提醒、自动关机。可以设定每天学生可以使用电脑多长时间。超过使用时间后,自动提醒学习者休息,或者电脑将自动锁定、关闭系统。

(6)推荐学习网站。为学生精挑细选一些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优秀网站以供他们浏览,另外,也可以自己添加和编辑这些网站。

(7)记录上网历史并统计。帮助学生方便地查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正常上网记录和违禁上网记录,帮助高职学生了解自身学习问题,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2将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辅助学习功能发展为更加符合高效学习规律的工具

网络学习空间、平台的功能设计和开发应符合提高网络学习效率的需要。

(1)协助任务情境建设的功能。帮助高职生在使用网络平台时,建立学习任务,制订学习计划,并具备学习任务进程记录。

(2)协助检索的功能。帮助高职生寻找需要的学习信息,自动屏蔽无关信息、重复信息。

(3)协助掌握工具的功能。帮助高职生掌握网络学习工具用法的指导咨询功能。

(4)空间平台设置引导功能。推荐适合高职学生的网络学习资源。空间、平台应准备大量的规范、形式丰富的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并推荐相关的高职学生网络学习网站、空间资源。

(5)帮助高职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功能。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应具备学习评价体系,能够记录、比较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时间和内容,用数据或图表等形式,反馈并详细评价高职学生网络学习的成效、学习考评等,并提出学习方法的改进意见帮助高职生了解自身学习的问题和优势,提升网络学习自信。

(6)帮助高职生良性互动交流的指导功能。在网络交流中,需要开发出“网络交流讨论助手软件”,该软件应具有评价功能、提示功能、记录统计功能(例如参与次数、发言次数、助人次数、担任角色分工等)、阻止不雅用语功能,当高职生需要寻找合作学习伙伴、协商合作计划和开展讨论交流时,能够提供帮助服务,帮助小组成员形成文明、有序的交流讨论场,抑制不文明、不尊重他人的言语行为和不当的、不具建设性的态度对交流情境的损害。

3充分开发高职网络共享课程和其他适合高职学生的网络学习资源

(1)课程资源按照模块化方式组织。将课程资源――知识内容、案例、习题、教材、教具、教法等组成一个个相对稳定的单元板块,按实际环节的内容来划分专题,形式上实现标准化。高职生和教师通过云平台、网站应用,可充分运用海量课程资源模块,快速检索寻找和获得知识。

(2)课程教学重在创建“交流、互动”的参与性学习情境。网络课程教学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每一网络课程应分为自学预习指导、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和展示、当堂测验、课堂小结五个部分,促进良好的知识建构。

(3)以“三种人”参与课程开发,大量开发“慕课”形式的网络课程。高职课程着眼于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以企事业单位中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能手、知识专家、教学专家和学生代表为中心,使课程具有实用性、科学性、适用性,这种为高职生量身定制的“慕课”深受高职生欢迎。

(4)网络学习资源呈现形式科学化。网络学习资源应尽量采用视频+文字、音频+文字、动漫+文字等有利于工作记忆“双重编码”的呈现方式,以情境促进记忆组块化,减少单一的文字呈现或过多过杂的多媒体呈现方式,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

(5)加强学习资源的质量审核与管理力度。根据资源的不同内容,细分网络学习资源,并建设权威性的网络学习资源质量审核制度。

四、实施与探讨通过实验验证改进后的网络学习情境对高职生网络学习的提升效果。对200名高职学生进行网络学习试验验证,指定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模拟具有高校标准化的学习机房,并在世界大学城空间中加入特定网页脚本和代码的功能模块,实现对其网络学习的全程干预,测试结果表明,高职学生产生“网络迷航”现象的情况较之前的实验有所好转。

实验涵盖高职类七个专业,实验设置A、B组平行对比进行。实验一:在均未使用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对A、B两组布置网络学习任务,获取成绩。实验二:对A、B两组布置网络学习任务,对A组使用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辅助,对B组未使用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进行干预的情况下,获取A、B两班数据表。依据网络学习策略效果评价指数,即W=03×100×(1-X)+07×Y,A、B组数据对比如下:

实验名1A组1B组实验11AW1=79571BW1=7974实验21AW2=83971BW2=7619通过分析获得结论:实验中进行的网络学习策略辅导具有明显的提高网络学习成绩和加强网络自我监控水平的效果。仅采用了部分改进后的网络学习新策略,高职生的平均学习效率就能提高786%左右。

在下一步研究中,将深入网络学习资源的优化建设研究,改进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反馈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网络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贺华.成人学习论.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韩晓琴,林春杰.大学生网络学习资源应用的现状分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4).

张月香,钟柏昌.从游戏MOD看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1).

高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与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微积分”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教学设计思路... 下一篇:基于就业现状的高校教育职能转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