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疗效分析

时间:2022-05-14 03:40:21

35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5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15例患者单纯地给予药物治疗,康复组20例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了规范地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早期综合康复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的FMA评定值及Barthel指数积分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偏瘫; 康复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4.064

近年来,急性脑卒中偏瘫病发人群由老年人蔓延至年轻人,急性脑卒中偏瘫的发生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同时给家庭带来了负担[1-2]。针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了积极地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5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59~71岁,平均年龄65岁;脑出血7例、脑梗死8例。康复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54~70岁,平均年龄63.5岁;脑出血5例、脑梗死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入选标准:初次发病;脑MRI或脑CT证实;年龄60~70岁;没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Glazgow昏迷量表大于8分。排除条件:恶性肿瘤;伴有感觉性失语;合并心、肺多脏器功能衰竭;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出血或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

1.2 方法 两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神经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神经科治疗基础上并未进行指导训练,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前提下给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脑出血患者在入院3~7 d,脑梗塞患者则在入院1~3 d开始给予康复训练,2次/d,40 min/次。康复效果由同一医生在患者康复治疗前1 d、治疗1个月及治疗3个月后评定。康复训练:基础训练,变化,关节活动;坐位维持训练;站立训练;床上移动训练;日常活动能力训练;负重、重心转移、起坐以及离床乘轮椅训练。

1.3 判定指标 采用FMA[3]判定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4]判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后分别评定1次。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的FMA评定值及Barthel指数积分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康复治疗及其重要,及时地给予康复治疗可以促使患者早日重返家庭、回归社会[5]。如果不重视、不及时地给予患者康复治疗,不仅会给患者康复工作带来麻烦,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难以克服的障碍[6]。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低防止各脏器功能减退导致的并发症,比如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等,另一方面又可以促使患者偏瘫症状好转、运动功能提高[7-9]。本次研究中,对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观察,结果显示:康复组20例患者均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病情得到较好地控制和好转,同时FMA积分和Barthel指数充分显示患者提升了自我日常生活能力。对照组无计划、无规范、无指导的任由患者自己随意训练,结果显示,与康复组患者疗效存在很大差距,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较低,残废率大于康复组,同时其肢体运动呈现病态模式。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加快脑侧支循环建立,促进健侧脑组织或病灶组织的重组与代偿,这大大地发挥了脑可塑性[10]。根据临床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1年之后骨吸收亢进,代偿骨转移增强,从而导致骨质疏松,此时给予患者早期综合的康复训练可以较好地预防瘫痪导致的骨质疏松[11-12]。对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来说,单纯地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患者肢体状态,然而并不能帮助患者恢复至最佳状态,因此要求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应将康复训练融于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地进行锻炼、坚持锻炼,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杨荣椿,李建华.急性脑卒中瘫痪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8,19(10):1149-1150.

[2]熊海,杨小明,蒋毅,等.227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疗效及脑血流量的变化[J].四川大学学报,2009,36(3):594-595.

[3]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38-341.

[4]侯岩芳,刁振明.应用ADL量表实施分级护理对基础护理及分级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0-62.

[5]姜从玉,胡永善.康复训练促进脑梗死后功能恢复机制的基础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杂志,2002,24(7):443.

[6]潘翠华,何镜清,蒲蜀汀.早期康复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10,17(8):2404-2405.

[7]梁丽霞,陈丽斐,石瑞团,等.良肢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2,12(1):70-72.

[8]陈宗羡,李冬梅,何进香.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8(9):619-620.

[9] Rossini P M,Calautti C,Pauri F,et al.Poststroke plastic organization in the adult[J].Lancet Neurology,2009,8(6):493-502.

[10]王芳会.早期康复护理对60例急性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42-45.

[11]董莘,温海彦,赵志峰,等.急性脑卒中瘫痪患者卧床期间骨密度下降的CT测量及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2,6(3):356.

[12]Yang Y R,Wang R Y,Wang P S.Early and late treadmill training after focal brain ischemia in rats[J].Neurosci Lett,2003,339(2):91-94.

(收稿日期:2012-11-09) (本文编辑:李静)

上一篇:后侧入路双重建钢板治疗成人肱骨下段骨折 下一篇:重度缩窄性心包炎术后死亡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