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吧”进校园 学校面临新挑战

时间:2022-05-14 03:14:35

“手机网吧”进校园 学校面临新挑战

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学生拿手机只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那你就真的OUT了。随着手机的普及,3G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上网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手机在网上聊天、玩游戏、听音乐,已经成为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课堂上偶尔传出“嘀嘀嘀”的消息提示声音,教师一听就知道,这是手机QQ的声音。学生上课玩手机屡禁不止,令教师头疼,也有家长反映说:“给孩子买手机本来是为了方便联系,没想到现在手机成了孩子的游戏机。”许多孩子沉迷于手机上网,令家长感到困惑。过去,用手机上网的主体是大学生和上班族,现在,手机上网却已经在中小学校园中蔓延。

给生活带来便利的手机,现在反而成为挑战学校课堂管理的一把利刃,如何在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其更加自主地使用手机网络、用好手机网络,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中小学校渐成“手机网吧”主战场

调查发现,我校乃至我区各中小学校拥有手机的学生很多。小学集中在五六年级,中学则成为普遍现象,手机的档次、功能也越来越多。绝大多数用手机的学生都开通了上网业务,由于许多家长对手机上网的功能基本不懂,手机已经成了很多学生的“手机网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4月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指出,网吧作为中国青少年上网场所的重要性在弱化,2009年在网吧上网的青少年网民所占比例从57.5%下降到49.4%……手机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第一位的上网工具。中学生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69.3%,小学生网民为36.6%。2009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7917万人,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40.6%,其中有63%的未成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

这些数据表明,“手机网吧”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手机的基本普及以及3G网络技术的成熟,随着低龄人群人均手机持有量的增加,这些数据中的未成人的比例肯定还会上升。在中小学校园中,“手机网吧”进校园对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的中小学生来说,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未成年人处于易接受新事物,创造力丰富的年龄段,同时也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随着网络信息使用的增加,对还没有形成良好自我约束和鉴别能力的未成年网民而言,他们很可能会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和内容的影响。通过手机上网而产生网瘾,可能会给整个家庭带来痛苦。

“手机网吧”进校园,给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带来新挑战

随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小学毕业升入初中,我的QQ群中学生的号码也越来越多。我发现,本应该是上课的时间,也有许多学生在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手机挂QQ。学生对我说:“以前总想找机会到网吧挂QQ升级,但网吧现在不让未成年人进,手机有了上网功能后,我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挂QQ、偷菜、聊天,太方便了!”很多学生和他一样,都有用手机上网的习惯,很多时候,挂着QQ并不是为了聊天,而是为了升级。当问起学生为什么上课还上网时,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上课好无聊!”“我们在上体育课!”这不由得让我担心,主科课上,学生可能因为教师严厉,不敢随便使用手机,但在提高综合素养的副科课上,学生怎么也变得毫无学习兴趣?

一些封闭式管理学校的学生则和我说:“用手机上网可以看到书本上看不到的信息,有时候也聊聊天或玩游戏。”“下了晚自习,躺在床上或趴在被窝里上网聊天,想聊到什么时候,就聊到什么时候,反正宿管老师看不到。有时候睡到半夜醒过来,看看QQ群里在聊什么,有没有人找我,有没有人偷我的菜。”中学生的生活本来就比较枯燥,学习压力又大,他们所在的学校是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对学生管理很严格,除了星期天,平时是不允许学生外出的,更别说上网吧了。因此,很多学生都选择用手机上网。中小学生平时受到家长和教师的约束较多,好奇心较强,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手机上网让学生享受随时随地都能上网冲浪的便捷和愉悦,却给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娱乐是对孩子们最大的吸收力。教师在备课时,是不是应该多考虑这节课对学生的吸收力够不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课堂的学习效率有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还应该加强哪些知识或技能的学习?学生住在学校有家一样的感受吗?这一系列现实的问题出现,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新的挑战呢?

禁还是不禁,“手机网吧”何去何从

不少教师和家长表示,手机对学生身心成长弊大于利。手机上网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影响学生的学业;二是接触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低俗的内容,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三是一旦孩子沉迷于手机上网,就会产生网瘾。也有家长指出,给学生配备手机的初衷是方便和孩子联系,把手机收回来,又怕遇到紧急的事情联系不上。想让孩子继续使用手机,又怕孩子沉迷于手机上网而不愿学习。收,还是不收,家长感觉左右为难。

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对家长和教师而言,想靠一己之力改变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接受它的存在,引导孩子学会正确使用手机。一味地禁止孩子玩手机,只能招致孩子的反感。如果家长与时俱进,和孩子多聊聊网上流行的东西,去参观孩子的QQ空间,让孩子把自己当做朋友,再进行教育和疏导,效果会好得多。当家长给孩子提供一部手机时,监督、帮助孩子一段时间,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这也是对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锻炼。对于自控能力很差、又不得不配手机的孩子,家长可通过拨打运营商的客服热线,凭自己身份证和手机卡服务密码取消上网业务,从而给孩子配备一部不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正确理解和引导手机网络使用行为,尊重手机网络使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加强基于手机网络的教育信息传播功能。首先,应该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让教师们加强网络应用的学习,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更健全的文化意识。注重提升学生网络道德情操水平,增强网络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发展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绿色上网环境。其次,敦促家长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未成年人上网行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再次,调动教师的研究开发能力,发展手机网络的教育应用,通过手机网络传递教育信息,开展形式丰富的在线教育。通过增加适宜青少年群体的内容和功能,与课堂教学整合,促进手机上网带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作用。

手机已经成为青少年群体重要的上网工具之一,基于手机平台的网络建设还有待发展。一方面,不能因为网络存在负面影响而限制未成年人探索网络世界的脚步;另一方面,也不能任其使用而不加约束。全社会都应该更加重视和合理管理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当然,对还没有形成良好自我约束和鉴别能力的未成年网民而言,如何发挥“手机网吧”的功能,还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监督。从加强自我管理、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和加强对互联网产品的内容管理三个方面对手机网络使用提供保障。也许只有这样,“手机网吧”才会成为家长与教师的好帮手。

(作者单位: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东关小学)

上一篇:精于小细节 功到自然成 下一篇:利用MATLAB实现PPT的实时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