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时间:2022-05-14 12:50:49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课堂教学气氛的优劣直接作用于学生,它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联系。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它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课堂 气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无论采用何种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没有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的烘托和支撑,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能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如何去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来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严以律己,重视身教

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道者,又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传播文明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重任。教师的仪表、情感和教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对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乃至整个体育教学活动都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去教化学生,以自己的形象和语言来控制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教学气氛。

二、认识体育课堂的特殊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绪场

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体育课堂一般设在室外,教学环境多变,学生流动性大,外部干扰较为严重,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秩序难以控制,课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和示范,而且还要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学生在承担较大的心理负荷的同时,还需要客服生理上的疲劳。如不了解上述特点,则不可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另外,如果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教学活动贫乏,那么师生必然会精神疲惫,心理郁闷,教与学的情绪不佳。教育是主客体双方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双方相互理解和相信的前提下,教育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因此,在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心理环境中,必须改革体育教学内容,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绪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更换地学习。

三、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时,他们才能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尽量把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采用多种手段、变换刺激方式,不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陶醉于认识与身体活动的愉悦之中,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当侧重于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能力时,可适当采用集体的竞赛游戏,以促进学习态度与情感的相互补充、相互激励;当侧重于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时,可在增加示范性等多种引导的基础上,采用各种辅助器材的练习或改变难度的练习来帮助体验动作;当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时,可让学生观赏别人的练习或表演,经观察思考后用相互评论的方法来诱发学习情境。

四、寓教于乐,开展多种游戏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设法把技术教学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去,以此增强学习热情。通过游戏,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学习技能,增强体质。

五、及时肯定,多加鼓励

喜欢别人赞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渴望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并得到肯定或表扬。当教师对学生一次成功的表演,一次满意的练习及时肯定、鼓励,都会引起更加积极的反响,而且会越来越来劲,并产生群体效应。在体育学习中,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容易产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会不断发展,形成爱好。因此,在教学中要肯定学生学习成绩,积极鼓励进步,特别对学得差一点的学生,有一点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当一个人的长处被人发现和肯定,就意味着自我价值得到确认。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时时进发出来的思想、智慧和行为火花,及时肯定、鼓励、创造人人争强、个个进取的课堂氛围。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生动活泼、充满快乐因素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有情、理、趣等要素,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因素进行再创造,能否选择新颖灵活的教法,使自己的讲解生动形象,妙趣横生,高潮迭起,层层推进,步步加深,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如果师生双方都进入了角色,课堂气氛融洽是坚信无疑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令人满意的。

六、以情激情,以情育情,情感交融

与学生建立交融的情感,是赢得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心平气和地同学生商讨体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带着爱心去上课,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诚恳对待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心。当然,爱学生并不是溺爱、迁就和放任,而是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使学生感动教师可敬可亲。总之,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可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他们的学习热情才会持续高涨。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要坚持循循善诱,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使学生心悦诚服。

参考文献:

[1] 王小军,罗亚凤.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8(07).

[2] 牛胜国.浅谈新课程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J].中学教学参考.2010(18).

上一篇:探讨体育教学之中学生主体参与式作用的创新 下一篇:高校体育产业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