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警察院校体育教学中选修散打课程的重要性

时间:2022-07-01 12:31:02

浅谈警察院校体育教学中选修散打课程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散打是一项中国传统技击对抗运动形式。散打课被列入警察院校教学之中,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的实战、近战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小的伤亡战胜敌人。散打教学重在教授学生掌握散打训练的特点,加强实战、腿法、拳法及身体灵敏度等各方面素质的训练。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基本技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心理素质以及体能的训练。

关键词 警察院校 散打教学 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刑事犯罪朝着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各种暴力性案件日趋严重,,使每一位战斗在执法一线的人民警察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对警察院校课程的教学尤其是散打的教学和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散打是当前警察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警察体育课程核心教学内容的散打教学,以其精彩的对抗性、显著的实用性和丰富全面的技巧性,成为广大警察院校学生的首选体育课程。

一、设置散打课程的目的

散打是近战中攻击敌人的有力手段,是和敌人面对面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只有经过身临其境的严格格斗搏击实战训练,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坚忍的耐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树立对敌格斗搏击的信心,克服恐惧感,提高进攻能力,这是构成散打战斗力的主要因素。

二、散打理论与实践教学

(一)散打理论教学

散打理论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讲解和多媒体课件展示,不仅使学生了解到武术散打的起源和发展、技术原理以及世界各国搏击技术的精华,而且从中能领悟到我国民族文化和尚武的精神,以便更多地体会习武的内涵。武术有“武以观德”、“未曾习武先明德”的优良传统。在警校的教学中武德更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通过散打课的教育,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敢于同歹徒及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

(二)基本技术训练

散打技术分类比较复杂,没有固定的模式,训练时应多模拟实战练习,根据现场及对手的情况,随机应变的运用踢、打、摔、拿等技术。

(三)身体、心理素质培养

武术散打是对抗性较强的项目,抓住散打课每个关键环节,克服上课单调、乏味、重复的训练,提高自身的速度(出拳,摔法,以及应战对方的反应)、耐力(良好的体力及保持最佳状态的时间)、柔韧(各关节的灵活,韧带肌肉的弹性)、力量(拳腿和摔法的爆发力量)等诸多方面综合素质,将多种训练方式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并使之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综合素质及技术都达到一定水平时,只有充分具备自信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挥洒自若的武术最高境界。所以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信,充分发挥技术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散打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警察院校开展散打教学训练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结合公安工作特点与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实战训练,把一般的散打训练扩展为有较强针对性的散打格斗教学。

(一)适应实战训练的需要

警察面对的是形形的犯罪分子,罪犯或是凶残成性,或是狡猾至极。因此,警察院校在开展散打格斗训练时可以改变单一的一对一对抗形式,采用一对二、一对几、矮对高、男对女、空手对器械等方法进行模拟实战训练,以提高警察与各种不同对手进行搏斗的能力。

(二)适应各种环境教学的需要

由于警察与犯罪分子的搏斗多发生在山岭野谷、街头巷尾等,环境复杂,因此,我们在进行散打格斗训练时不能一成不变地始终在同一个场地进行,而应有意识地选择各种不同的场地,或进行山野搏斗训练,或在水中练习抓捕动作,或到街头巷尾模拟擒敌,以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地、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中的搏斗应变能力。

(三)抛弃散打规则限制,为警务实弹服务

散打比赛的规则如若不弃,必然成为警察散打格斗训练的枷锁。人体的要害部位及膝、肘关节和反关节擒拿恰恰是警察散打训练的重点,假如我们在搏斗中不攻击对方要害部位或使用那些攻击力较强的动作,那么犯罪分子就很可能用它来攻击我们,致使我们很难制服罪犯,甚至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事实证明,在与罪犯搏斗中攻击罪犯的后脑、颈部、咽喉、裆部等要害部位,效果很好,用头、肘、膝及反关节动作攻击罪犯,方法极佳,更加注重实弹训练,这是警察院校的散打训练与普通高校散打训练有根本性区别的地方。

(四)突破时间局限,增强实战耐力

警察与罪犯搏斗没有时间的限制,如若未能在几招之内制服罪犯,则很可能需进行激烈的追捕后再行格斗。因此,根据实战特点,在训练中既要注重练习快速有效,几秒钟之内就能解决战斗的攻防动作,又要根据远距离追捕罪犯所需的耐力特点,加大训练中的运动量,以提高实战耐力,如冲刺追击后再进行格斗训练。再者,由于警察与罪犯夜间搏斗的情况相当普遍,极有必要进行夜间训练,以提高警察夜间搏斗的能力。

四、结语

警察院校散打课的教学应根据散打运动的特点,结合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的需要,在教学训练过程中贴近公安工作的实际,突出警察院校的教学特点,遵循从实际、实战出发的基本原则,使学生在散打的技术、战术、心理上得到全面的锻炼,从而提高警察院校学生日后的执法战斗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虎元,左世泽.警察实战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居来提等.提高警校散打教学水平浅探[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3] 张家利.散打教学对警察院校学生意志品质影响的研究[J].警官文苑.2006(03).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下一篇: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内实践体育选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