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5-14 08:38:36

幽默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教学幽默是一门艺术,使用好这门艺术可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针对什么是幽默,幽默教学,以及幽默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幽默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关键词】幽默 ; 数学教学 ; 应用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2012SXTS07);延安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74-02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我们要激发学生的独立的、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联系的,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1]由此可见,枯燥无谓的课堂教学就如死水一潭、毫无生机,无法实现新课标所提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而幽默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最好催化剂。幽默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除了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外还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深化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为此本文首先对什么是幽默,幽默教学,以及幽默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幽默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1.幽默,教学幽默的定义[2]

什么是幽默呢?幽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奠基阶段,也可以叫低级阶段,那就是融自信、谦虚、乐观、宽容、机智、进取于一体的幽默心态;另一个是高级阶段,那就是幽默表达,包括幽默语言、幽默动作和漫画等形式。幽默风趣的表达谁都懂,也没有人不喜欢风趣幽默的表达。在各种文艺节目中,相声小品之所以一直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就是他的表现形式离不开幽默。为什么只要冯巩、赵本山、宋丹丹等喜剧明星一出现,就能“回眸一笑百媚生”,使千万人为之捧腹,“尽日观众看不足”呢?他们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奥妙在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启人心智、令人愉快的幽默。

实际教学中所用到的幽默,即教学幽默,是幽默众多类型中能够应用到教学中的种类。正如时腾飞所说:“幽默教学是教师为了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而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结合教师自身的幽默感创造性进行教学的过程。”所以教学幽默不光要求教师具有幽默感,还要和教学相结合。不然就是教学是教学,幽默是幽默,学生就只会注重了幽默而忽视教学的内容。有的把教学和幽默生硬的凑在一起,比如一个教师在教学前讲一个和教学内容毫不相干的笑话,这也不是真正的教学幽默。真正的教学幽默是与教学内容不可分割统一的整体,由此可以看出幽默与教学密不可分且有机的统一于教学目的中。

那么,如果我们教师能把幽默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是不是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呢?

2.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1 活跃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情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很强的情绪感染力,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使之不会像一潭死水。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上的笑声会制造出积极的气氛,使教和学变得轻松有效,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的参与思维创造活动,才能和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育艺术效果。

2.2 和谐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不理解教师。”教育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真正理解,即所谓的“意义障碍”,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消除障碍的良药,所以,海特认为:“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幽默有多种功能,最明显的功能,就是它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在教学中,幽默的真正目的要更深入的多,更有价值,它在欢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教育幽默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作用。

2.3激发学生求知欲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正如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教学幽默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直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据国外有人研究发现,如果在叙述一个概念时紧接着举一个幽默的例子,然后再解释概念,学生成绩就会提高,有人曾设计过这样的实验,给285位小学生播发一组视听材料,听后请他们复述。结果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更为深刻,正像有人说,“在谈话中加入一些妙语,就像在面包里加入一些葡萄干,才能变得更有味道。”

2.4 开启学生心智

教学幽默对学生心智的影响,是为理论与实践证明了的,现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常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件事上,而不被其他思想打扰的时间只有11秒,而在教学中间来点幽默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劳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内容趣味化,便于学生的记忆和巩固。肯尼恩・丁・汉森在其《美国中学生的讲授法》里说:“一些例证说明,幽默不仅能直接影响认识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无意识地记住了更多概念。”这便很好地替幽默能够增强学生的无意识记忆作了注解。

2.5 优化学生个性

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过程本身的幽默,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因为“幽默产生的时刻,也正是人处于坦然开放的时刻。”每当我们因心中喜悦而开怀大笑之后,常常会感到精神振奋,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信心。并且教学幽默还可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气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用幽默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增加学生的幽默感并进而优化其非智力因素。而“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能时时发现事情有趣的一面,并欣赏生活中轻松的一面,从而建立出自己独特的风度和幽默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人容易令人想去亲近;这样的人,使接近他的人也分享到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样的人,更能增添人的光彩。”教学幽默作为教师高雅情致的流露,得力于教师豁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和宽容的机智。

3.幽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1 巧用谐音法

巧用谐音法主要是利用同音异义来达到人们对某一词语音义联想或理解不同而造成幽默。例如在方程式一课的导入时,我们可以给同学们讲这样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以前女性没有地位,她嫁入夫家后就要随夫家的姓,比如一个姓李的女子嫁给一个姓姚的男子,就叫作姚李氏,一个姓潘的女子嫁给一个姓池的男子,就叫作池潘氏,我有一个同学姓方,他的奶奶原来姓程,大家说他奶奶应该叫什么氏?”同学们一想:“叫方程氏”。老师接着说:“对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方程式,但是,这个方程式不是那个方程氏,而是方―程―式”(板书)。

3.2 巧设比喻法

巧设比喻就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使抽象或者比较抽象的东西变得浅显易懂,使学习者易于理解与记忆。如在讲概率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入这样的例子:从前,一个父亲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并叮嘱他要试一试好不好用。一会儿,儿子回到家对爸爸说:“爸爸,火柴买回来了,我每一根都试过了,全都划得燃。”爸爸拿着一盒划过了的火柴,哭笑不得。简短而饶有趣味的故事,使学生一下子感悟到了什么是概率以及概率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从而消除了厌学情绪而产生了积极的求知欲。

3.3 误(故)入歧途法

误(故)入歧途指领会错了别人的意思,从而达到一种“笑果”。这种方法一般只能用在别人表达不是特别严谨的情况下,从而制造笑果,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如:老师启发学生做算术题:“小明,你已经学会了减法,对吗?来,我们算一算,四减二等于几?”

小明:“等于二,老师。”

老师:“好,那么十减十呢?”

小明:“我不会,老师。”

老师:“你不会?好,比如说,你口袋里有十元钱,但它们都掉了,你口袋里还有什么?”

小明;“还有一个洞,老师。”

3.4 设置情景法

设置情景法是指置数学于情景中进行教学,通过设计一些生动的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比如,我们要训练学生演算“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

传统题目为:老张原来有一些钱,现在只剩下百分之六十,也就是三十元,老张原来有多少钱?

我们可以改为:一位妇女走进一家服装店,服务员对她说:“您大概只有三十岁吧?”妇女听了很高兴地问:“真的吗?我看上去那么年轻吗?”“是的,不过对于熟客,我们店一般都打六折的。”

在孩子们笑过之后,再去算这位妇女有多少岁时,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

3.5 利用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教师的一种教学媒体,幽默的肢体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促进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如在学“角的大小”这一知识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题目:小明买了一个20倍的放大镜,他用这个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这个角是多少度?一部分同学回答:30×20 =600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错在何处,我伸开双手构成一个角,让学生顺着我的指尖方向向外接,每接一次,问学生,角度有没有变化?这时,错误的孩子都笑了,在笑声中真正的理解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个知识点。数学课堂有时老师讲得越多,学生越迷糊,但是,幽默的肢体动作能把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有效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列宁说过:“幽默是一种美丽的、健康的品质。”没有幽默感的老师,像一尊雕塑;没有幽默的生活,则像一潭死水。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幽默艺术,使每一节课都充满欢笑,充满和谐愉快的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兴趣,变枯燥为有趣,变被动为主动,优化课堂教学。总之,课堂幽默艺术似一块“圣地”,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似一片“热土”,可以沟通师生的情感。具有幽默感的老师,恰当的运用幽默艺术,就能导演出有声有色的“课堂幽默戏剧”,增添无限妙意趣味,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秀丽,唐彰新.浅谈幽默课堂教学及实施技巧[J].广西教育,2010.3.

[2] 黄波.恋上你的课[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7-8.

[3] 操明宝.幽默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疑中求实,错中求真 下一篇:班级建设从尊重学生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