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湖南城乡统筹发展中人口生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2-05-14 02:29:59

进一步完善湖南城乡统筹发展中人口生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湖南“十二五”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核心是城乡要素的交换,尤其是城乡人口的流动。只有不断立足实施稳定与调整相结合的人口生育政策,才能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城乡统筹 发展 人口生育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04-03

湖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是湖南“十二五”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核心是城乡要素的交换,尤其是城乡人口的流动。只有不断立足实际,实施稳定与调整相结合的人口生育政策,才能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促使湖南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建国60多年来,湖南人口控制工作经历了无计划增长到有计划增长的过程,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严格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省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生育观念发生根本转变,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降低,以20世纪70年中后期计划生育实施后为标志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特点,大概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一个增长高峰期(1950~1958年)。这一时期,是建国后湖南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期,9年中增加人口686万多人,增长幅度达到22.31%,平均每年增加76万多人,年均自然增长率为23.24‰。此期间人口的快速增长与人口再生产的快速增加有很大的关系,从总体来看,建国后工业、农业、经济的快速恢复发展为人口再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无限制性的生育政策为人口迅速增加提供了政策环境。

第二阶段为湖南人口低谷期(1959~1961年)。这一时期,是湖南人口负增长时期。1961年同1958年相比,全省人口总量减少164.74万人,减少幅度达4.46%,平均每年减少54万人之多,年均递减率为15.2‰。这一时期人口总数递减,出生率逐年下降,特别是1960年和1961年,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不是人口政策的人为减少,主要是因为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经济困难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大幅度下降,死亡率回升。

第三阶段为人口补偿性增长高峰期(1962~1971年)。这一时期,是湖南人口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个阶段人口出生猛增,形成了长达10年的生育高峰期。从1962年开始,连续4年出生率都高达40‰,1963年出生率最高达47.29‰。1971年后虽有所下降,但仍达29.13‰,10年中,全省人口总量增加了1090.29万人,增长幅度为31.08%,年平均增加100万人,年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4‰。这主要是由于渡过经济困难时期后,人民生活水平上升,出现补偿性生育所致,开始后,计划生育工作被迫停止。

第四阶段为湖南人口缓慢增长阶段(1972~1993年)。这一时期,全省人口增量增加1545.02万,增长了32.87%,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5.08‰,比第三阶段下降了1.23个百分点。如以1970年出生率为基数推算,到1990年,全省少出生2000多万人。虽然20世纪80年代人口增长波峰明显低于前两个高峰期,但波动起伏比较大。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形势严峻,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齐抓共管,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小孩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得到严格落实,人口猛增的态势才得以控制。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产生的惯性影响,再加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刺激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自由度更大了,也使计划生育管理困难增加,从而导致出生率仍较高。

第五阶段为湖南人口逐步进入低生育阶段(1994~2011年)。这一时期,湖南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开始淡化,人口增长进入稳定的低速增长时期,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据统计,2011年底湖南总人口达到7135.6万人,比1994年增加833.02万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人口总量呈现持续低速增长态势。2011年人口出生率为13.35‰,人口死亡率为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5‰,与1994年相比,人口出生率下降了0.5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下降了0.2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了0.3个千分点。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湖南人口总量控制在低速增长阶段,人口控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城乡统筹发展中人口生育政策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人口生育政策虽然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仍然存在整体效用低,存在明显不公,出生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加速等问题。

1.现行人口生育政策整体效用低、存在明显不公。一是现行人口生育政策效用低。事实上现有的人口生育政策只管住了部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造了不同人群间的生育不公平,不利于人口素质的稳定,不利于家庭的稳定,不符合社会公共政策的基本理念。二是现行人口生育政策在产生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家庭的时候,对失独子女家庭相关扶持政策以及计划生育带来疾病风险的保障政策不到位,不利于稳定家庭结构的形成,给家庭养老带来极大的挑战,也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三是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较高,将加大其聚集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我国现行人口生育政策实行因地区、因城乡、因民族不同而不同的人口控制政策,即城市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夫妇可生育一个以上的孩子;少数民族夫妇可生育比汉族夫妇更多的孩子。在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为缓慢的情况下,大多数少数民族新增人口分布在农村和牧区。这会给那些地区的资源和环境带来更加沉重的压力。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2.现行的分类人口生育政策造成出生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加速。现行的因地区、因城乡、因民族不同而不同的人口控制政策,使得越贫困家庭、越贫困山区和农村的小孩生得多,而经济条件好的城市家庭小孩只能生一个,既失公平又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同时,规定农村夫妇第一个是男孩就只能生一个、第一个是女孩可以生二胎的政策,人为带来出生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加快。湖南与全国差不多,一方面,虽然湖南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的绝对增加量依然较大,人口仍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人口控制任务仍很繁重;但另一方面,出生性别比、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从性别比看,建国后至今60多年中,湖南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人口年龄结构加速老化(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湖南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3768248人,占51.41%;女性人口为31915474人,占48.5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96下降为105.81。10年间,湖南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也从2000年的3.46人下降至目前的3.32人,家庭户规模缩小。但要认识到,总人口男女性别比的下降是在老年人口性别比显著下降与人口出生性别比提高相互作用的结果,由此带来婚姻性别比挤压越趋严重等问题。从老龄化情况看,湖南常住人口为65683722人,比10年前增加1288449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424021人,占总人口的9.78%,较2000年上升2.3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老龄人口占比又提高到9.99%。这意味着湖南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加快。从人口流出流入比看,湖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湖南常住人口为65683722人,户籍人口为70780918人,这意味着湖南净流出人口510万人,是人口流出大省。由于流出省外的人口大多为中青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湖南人口的老龄化。

上一篇:农信社对农业产业链发展的信贷支持 下一篇:加强区块成本研究,科学落实区块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