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05-13 04:58:00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点滴体会

化学应以实验探究为出发点,以实验为活动中心,注重让学生“做中学、动中学。”在教学中通过巧妙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猜测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引领初中生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里,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内在本质?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通过实验使学生感知化学的趣味性

我们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三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用精彩有趣的实验打开化学知识的大门,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上第一节化学课时,我自行设计几个有趣的小实验:①在黑板上贴上事先用酚酞试液写上字的滤纸,然后向滤纸上用小喷壶喷上氢氧化钠溶液,此时滤纸上会出现“同学们,化学课欢迎你”几个大红字;②取一只用酒精浸过的手帕,用火点燃,火光闪烁,手帕完好无损;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投放到水面,发现水面上小火团在浮动。每一个实验同学们都惊叹不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借机发问: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二、通过实验使学生感知化学的实用性

在教学中,联系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有趣、奇妙的现象,使教学内容真正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通过巧妙设计,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讲完二氧化碳性质时设问:为使新房内用石灰抹过的墙壁快些干燥,为啥在房内生炭火盆?放炭火盆后,墙壁为什么会变潮湿?当搬进新房几天内,会有潮湿的感觉?学生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很快得出了正确结论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无所不在,同时也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从而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通过实验使学生感知化学学科的科学性

初中学生都有一颗好奇心,在教学中抓住这颗好奇心,因势利导,奇中激趣,趣中求学,学中求知,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的科学性。如在《氧气化学性质》教学时,我这样问:“细铁丝能燃烧吗?”学生齐答“不能。”于是我让学生试着将细铁丝燃烧,可烧了很长时间铁丝只是红了,不能燃烧。于是我将炽热的细铁丝放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立即燃烧起来,火星四射。同学们惊叫着并投出怀疑的目光。我因势利导:“将物质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学生齐答:“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从而得出氧气化学性质:氧气是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样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一篇: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下一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