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分析

时间:2022-05-13 02:54:55

云南省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分析

[摘 要]现代物流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分析了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针对云南省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学生毕业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223-02

现代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物流业已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已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1 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1.1 市场对物流人才数量的需求

云南省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统计,目前国内物流行业内的人才需求分布情况是:负责仓储和货物流通的是最基础的职位,这部分从业者比较多,但几乎都不是物流专业人才;负责业务和管理的经理是中级职位,这部分人大多也不是物流专业人才,都是有一定经验的从业人员;出色的高级经理和总监最为缺乏。全国物流人才缺口达600万人。而云南面对“物流师”被确定为“第五类职业”,呈贡新城将建一个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物流中心等物流市场的发展,也表现出云南物流师缺口大的状况。据云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领导在媒体公布的数据,云南省今后10年的物流专业人才缺口将在30万人以上,它已成为最大的紧俏职业之一。

1.2 市场对物流人才质量的需求

(1)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人才需求

物流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行业,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刚刚起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行业必然会逐渐规范,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物流业的发展存在两个大的趋势:其一是物流一体化,其二是物流供应链由推动型向拉动型转化。在物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企业需要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在采购环节需要供应物流人才,在生产环节需要生产物流人才,在配送环节需要销售物流人才。这就决定了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专业型人才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综合素质。

(2)符合企业运作的人才需求

企业运作需要多个层次的人才,优秀复合型物流人才需要兼备物流实战经验和物流理论素养。我们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时不具备较多的实践经验,所具备的知识大多为课堂、书本上所学习的理论,要成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实战经验,因此多从作业层开始工作,与高职高专学生相比,由于本科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其在企业中的提升速度相对快一些。一般而言,在作业层工作1~2年后才能进入管理层工作,经过3~8年的管理层工作才进入经营层工作,时间的长短与个人的学历和能力有密切关系。

(3)技能型人才类型和需求规格

企业对各类型的物流技能人才的工作属性、技能、学历要求和工作内容要求也不相同。从仓管员、配运员、信息员这样的基础职务到操作层主管、中级主管,各职务的技能要求不同,学历要求也有所差异。物流各层次人才所需工作技能、工作内容和学历要求,对于本科类物流专业毕业生而言,基础作业层的工作也是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由此积累以后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1.3 市场对物流人才结构的需求

从市场对物流人才类型的需求角度看,今后物流人才的需求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管理层次的人才。如为政府机构制定政策、规划等的人才,包括相应的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的人才。二是企业物流管理人才。这是物流人才中需求最大的一块,因为企业的包含面很广,尤其是制造业对物流人才有大量的需求。他们主要的工作是与物流公司进行协调、管理和控制。三是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据调查,在当前情况下,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外向型国际人才、物流科研人才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缺乏。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对以上人才类型的培训主要由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大部分是定位于培养宏观管理层次物流人才和企业物流管理人才,而大多数高等院校毕业生不愿到一线基层工作,从目前就业形势看,物流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与我国物流行业刚刚起步、对人才的需求大于供给的现状是分不开的。

从企业角度看待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人才主要集中在与运营控制相关的职能需求中,从高级到基层分别有中级管理人员、物流操作管理员、物流操作员等,而在市场开发和解决方案规划等职能中,对物流人才需求较少。中级管理人员、物流操作管理员和物流操作员的需求比例大体为1∶3∶1.6,物流行业中男女性别比为3∶1左右。

2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现状

2.1 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独立院校是现代大众教育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学生的培养既不属于“研究型”教育,也有别于传统的专门教育,而是具有独立特色的专门教育。

2.2 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对专业的设置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对学生的教育培养采用“2+2”的模式,即2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进行分方向的2年学习。在前2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中进行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由于物流管理学科下属于工商管理,同时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学生也需具备工商类学生所具备的基础技能,因此主要开设工商管理类八门核心课程和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更好地选择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时,进行后2年分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实习,第一阶段是大四上半学年以前,由学生自行寻找单位和时间(一般为假期),第二阶段原则上安排在大四下半学年,与就业结合,可自行寻找,也可由学校帮助安排。

2.3 在校学生学习态度

作为三本学生,独立学院学生与其他院校学生相比有一定不同,即较一、二本学生而言三本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强,但学生动手能力强,也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有很强的危机意识,能在课余时间主动寻求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职业技能的提升。对职业资格证的报考,大部分学生报考了助理物流师,部分学生还参加其他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如会计、文秘、营销和人力资源等。在课余时间,很多学生还自主进行专业实践,利用假期时间到物流企业打工,实践所学理论知识,了解物流行业,并以此为主题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学生除本专业的学习外,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2.4 毕业学生就业情况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06年招收第一届物流管理本科学生,2010年毕业后,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从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从事物流及其相关的行业,如货运、报关、企业物流等,也有一部分学生从事酒店、房地产等行业。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认可度较高,普遍认为所学专业知识非常有用。

3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3.1 工作理想与现实对比落差较大

大部分被调查学生经过为期3个月的实习实践后,都认为工作理想与现实对比落差较大。学生在校期间课堂上所学的和参观、见习的单位多为国有大型企业,物流设施设备先进,工作条件较好,工作劳动强度不大。但学生自行实习阶段,任职多在中小型物流企业,工作设施落后,工作条件简陋,所从事工作多为简单重复的事务,劳动强度大、枯燥,而且薪酬不高。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经历了这段实习后感觉落差较大。

3.2 男女性别差异较大

刚毕业学生从事物流工作,必然从基层物流工作开始,基层工作多为仓储管理、运输调度等,工作内容较为简单、枯燥。而且在这些工作中有时单位会要求员工也参加装卸搬运、押运等工作,这些工作领域以男性为主导。因此,物流企业对男生的需求更大,男生所从事的工作范围也较广,而女生多从事信息处理或物流会计事务方面工作,工作范围限制较大。

3.3 愿意长期从事物流工作的学生较少

由于以上原因,加之基础物流工作薪酬较低,在目前我国尤其是云南省物流产业发展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仓储、运输仍采用传统运作经营模式,使学生觉得在物流领域工作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而在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就业的学生,虽然所从事工作环境的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但相比同等收入的工作,从事物流工作还是太辛苦。因此,很多学生对于长期从事物流工作的意愿不强,多是希望先做本专业工作,等有更好的机会时再转行。

4 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对策

4.1 引进师资的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

由于我国物流专业恢复时间不长,物流类研究生教育相对其他专业也发展滞后,培养的物流教育人才大大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大部分高校物流类教师力量不足问题突出,很多教师是由经济类、管理类专业转型而来,这个问题独立学院也不例外。由此衍生的问题就是教师没有物流从业实践经验,课程的讲授偏于理论的灌输,这对于学生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而现阶段要引入既具备丰富的物流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物流人才进入学校进行学生的培养,也是困难重重。物流工作一般工作强度较大,而且需要经常处理突发事件,管理工作人员没有灵活的时间可以安排教学;同时,这样的人才在物流企业的薪酬较高,对于物流培训工作更热衷于社会的职业培训,而非学校的教育培训。

物流师资力量的不足是全国物流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物流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了理论上的学习外,还应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如到相关企业进行学习、见习,才能将理论知识更好教授予学生。

4.2 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进入社会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知识较强,但实际操作能力差,在物流这个对实际操作要求很高的行业中,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单位,还需单位进行进一步地培训,这样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而且学生职务提升的速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学生走入工作单位之前,学校教育应注重实际操作方面的培养、训练,这样学生毕业后直接可以上岗,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操作上也能有较明显的提高,缩短学生从基层到中层工作职务的时间,对于提高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都是有利的。

4.3 发展与其他高校或企业的合作

物流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实习实训,但物流专业人员的实习实训又存在很多困难,实验室建设的滞后将影响到学生培养。

独立学院缺乏建立实验室的经费,所以还是只能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对于低年级学生可进行短期的课程教学实习,如对设施设备的观摩、对物流中心的参观,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基础和信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进行毕业实习。这就需要各方帮助专业建设教师与企业建立广泛、长期的联系。同时,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物流中心所需人员不多,因此要解决大批学生的实习问题,还应开展和多个企业的广泛合作。

参考文献:

[1]蓝仁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物流教育与培训[J].2008(5):31-34.

[2]朱亚琪.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青海交通科技,2006(6):61-63.

[3]张凤琼,杜世洪.关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12):70-73.

[4]郊桂英,姚林.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2(1):60.

[5]袁群.浅析我国物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J].现代教育,2006(8):68-70.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配置研究(08Y0148)。

[作者简介]张兴燕(1980―),女,汉族,云南昭通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教育、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

上一篇: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泡沫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