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05-13 01:12:10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教育模式,它与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区别。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职教育的模式,本文对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在高职教育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144-02

数学是人才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等。如今,数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在高职数学教育中,要遵循高职的教学目标,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基本现状,并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高职数学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一、我国高职数学教学的基本情况

通过多年的高职数学教育经验积累和学生的反馈,笔者认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材内容设置的不合理

高职数学教材内容设置要体现出数学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专业基本素质,将数学概念与实际背景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实际化,强化学生利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而突出高职数学教学的实用性。

2.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呈现出两极分化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而数学成绩相对拔尖的学生则较少,这给从事高职数学教学的工作者带来了极大困难。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数学基础较差或者不喜欢学习数学的学生,反映出厌学、听不懂等现象;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反映教师讲课过于细节化。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当中很难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学效果不理想。

3.学生没有掌握正确学习数学的方法,缺乏对数学的领悟能力

在实际的高职数学教育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虽然对于数学的学习比较勤奋,可是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相反,有些学生花少部分时间在数学学习上,却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成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个人资质不同,而是因为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找不到思考问题的头绪,缺乏数学的学习领悟能力。

4.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模式

在当前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衡量教师工作质量的标准。因此,在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忽视了培养学生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在数学教育中,学生很容易陷入“题海战术”,养成遇到数学问题就“依葫芦画瓢”的习惯,没有深入研究对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只一味地追求计算结果,缺乏创新能力。这些都不能适应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

针对高职数学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观念

教师要改变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的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舒适、宽松的教学氛围。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在舒适、宽松的教学氛围下,思维才比较活跃,更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改变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例如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题目,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各抒己见。而不是沿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达到思想互换的目的,了解学习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解题思路,弥补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同时又能深入理解问题,达到学习的目的。

2课程内容设置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要突出实用性,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型,毕业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地是要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因此,在高职数学的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社会的需求,对传统的数学课程内容做出取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能够满足学生汲取数学知识的渴望。

3.教学方式

在数学教学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在校学习数学的知识可能当时比较先进,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就会渐不适用。因此,教师在高职教学过程中要懂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注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比如在数学概念的理解方面,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从多个渠道理解概念的来源和意义,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数学概念。在数学公式的应用方面,要督促学生多做题,并且要引导他们做到“一题多解”,从各个角度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根据实际的教育经验,许多学生反映不喜欢学习数学,他们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数学的用处不大,需要用到的只是简单算数而已。因此,学生普遍认为花时间学习数学不如把时间用在其它方面。所以,在高职数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抓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通过实例,宣传数学在实际工作中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讨厌学习数学的观念。

4.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难易结合,满足学生的需求

通过对高职数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发现学生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需求,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到难易结合,稳重求进。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最好根据数学基础的不同,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也能改善当前的数学教学效果。

5.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发达的时代,互联网已经覆盖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因而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再局限于书本。通过互联网,可以搜索更多有用的资料。学生平常除了正常上课,其它的时间都是在自习,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具备的技能之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从学会看书开始。特别是数学,它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数学概念中的一字之差往往导致对概念的误解。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泛读”,进而“精读”,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其次,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最后,要鼓励学生要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不断总结,学生可以掌握各章节的重难点内容,特别是数学公式。因为,通过对数学公式的归纳,可以发现各个公式之间的转化规律,让学生对公式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束语

教学的重点不在“教”,而在“学”。在高职数学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让学生能从根本上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培养综合素质,改变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改善高职数学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在今后工作中充分发挥数学在各领域的作用,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莉萍,赵世功.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08,(21).

上一篇:高职单招生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下一篇:班长和“神经病”住一个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