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时间:2022-05-13 10:17:11

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摘要】我国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直接计算出来的。但会计利润基于的会计制度与股东利益却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并且它也没有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所以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不能准确判断出股东价值是否增长。而经济增加值指标正好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成本,它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利润。所以该指标不仅能有效促进股东和管理者利益的统一,而且能比较准确的体现出股东价值的增长情况。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 业绩评价 股东价值 平衡记分卡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基本含义

企业业绩评价,指的是对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成果,进行真实、客观的综合评价,如会计收益、资产经营、资本保值增值等。它既要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也要对管理者业绩进行评价。企业业绩评价一直是会计界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上市公司而言,其经营业绩对股东、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有着直接的影响。企业的目标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所以,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要能够反映出企业为股东所创造了多少的价值。

二、企业业绩评价的构成要素

作为公司管理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体、目标、客体、指标、标准、报告等内容。评价主体:业绩评价系统的主体是指谁要进行评价。一般包括有股东、管理者、债权人、相关利益主体等。评价目标:业绩评价系统的目标是该系统设计的指南,它是从一定量的主体需求中总结出来的,服从和服务于公司目标。评价客体:业绩评价系统的客体是指被评价的对象。评价指标:业绩评价指标是指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业绩评价标准是指评价主体判断评价客体业绩好坏的一个基准。评价报告:业绩评价报告是评价体系得出的结论。以上六个要素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绩评价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互相牵制。

三、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有观点认为,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当遵循重要性、适应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也有观点认为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当遵循客观、准确、可理解、成本效益等原则。以上观点为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导,本文将其选取原则具体归纳如下:

(一)业绩评价指标应该有利于降低成本

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之所以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是因为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由于委托人和人之间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的情况,再加上市场环境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导致委托人很难准确地判断人是否有努力工作,所以,就有了成本产生。

(二)业绩评价指标应该体现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战略目标直接影响着企业价值的增减变动。如果企业实施的经营战略,与经济环境相适应,企业价值就会不断的增加;反之,如果企业实施的经营战略与经济环境相违背,企业价值就会损失。所以,企业战略效果是反映在企业价值的增减变化上。

(三)业绩评价指标应该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财务信息是市场资源配置最重要的信号。而财务信息又是以财务指标的形势体现出来的。财务指标在综合了各种信号的影响之后,直接引导着市场资源配置的流向。因此,企业要向市场上的投资者传递客观真实可靠的企业价值信息,就必须要建立起最能表现企业价值的业绩评价指标。

(四)业绩评价指标应该体现所处经济环境的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自己的经营模式也有所改变,将自己原有的经营模式中融入新的技术,将经营模式进行重新整合。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管理者应该更加重视无形资本的投资,如人力资源等。所以,企业的战略及组织形势都应该有所调整。

四、EVA评价指标

(一)EVA的基本概念

4163EVA是企业业绩的度量指标,它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资金的成本,代表了企业的真正的盈利。

EVA,在经济上表述为经济增加值,在数值上EVA等于税后营业利润减去所使用的资金成本后的余额,这里的资金成本不仅包括债务成本,还包括股权成本。

(二)EVA的计算模型

五、对EVA计算模型的调整

为了消除某些会计原则和会计计量方法导致会计信息扭曲问题,使EVA能有效真实的反映企业价值,必须对某些会计原则进行调整。有资料表明如果要精确的计算EVA,需要调整的项目高达二百多项,这样操作起来会有很大的难度,而国资委出台的EVA计算方法,是以简化原则为基础的,只调整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和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让其操作性有了大大的提高。具体公式及调整内容如下:

(一)税后净经营利润

如果净利润中包含了非正常经营收支,如营业外收支,则应去掉;消除会计谨慎性原则对会计信息的扭曲,从而消除对企业经济利润的扭曲;调整资本成本的重复计算。

(二)资产总额的计算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这里的资产不是企业实际可用于生产经营的所有资产,所以它不能作为评价企业管理者业绩的依据。为了使EVA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必须对企业资产总额某些项目进行调整。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在对会计报表进行上述一系列调整,得出较准确的税后营业净利润和所用资本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就等于股权和债务的加权平均成本,具体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成本=税后债务成本率×债务比重+股本成本率×股权比重 (3)

六、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目标一致性原则

业绩评价指标必须和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相一致。建立业绩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支持企业短期目标,评价企业当前的业绩水平,更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

(二)整体平衡原则

财务指标是一种结果指标,它不能反映出管理者实现经营结果的过程,所以只依靠财务指标是不行的,应该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才能全面评价客体的行为。

(三)重要性原则

虽然说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管理者应该分清他们的主次关系,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以财务指标为中心的,非财务指标是财务指标的有益补充。另外,非财务指标内容的设定也要重点明晰,应突出体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四)实用性原则

一是要多少适宜。二是要易于计量。三是尽量客观。

(五)可操作性原则

设置指标时就该抓住重点,利用简单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反映出业绩评价的目的。如果业绩评价体系没有可操作性,无论它再科学合理,系统全面,也都是徒劳。

(六)适应性原则

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其生产经营。因为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定性,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都有一定的差异,用同一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不行的,所以每个企业都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照搬其他企业指定的指标。

七、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要更完善的反映企业业绩评价,单单只是EVA指标是不行的。EVA指标是对已经发生了的经济行为造成的结果加以解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要做出更好的业绩评价,就必须构建一个平衡完善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该以EVA为核心指标,由先导和滞后指标、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构成。具体设计如下:

首先,以EVA为核心财务指标。EVA是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它真实反映了企业价值的增减变动。所以,把EVA作为核心财务指标,可以将各项业务活动和企业战略同企业价值联系起来,并体现出创造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

其次,将平衡积分卡中的非财务指标融入到业绩评价体系中。认真分析顾客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创新与学习层面同EVA的关系,看它们是对当前EVA造成影响还是对未来EVA造成影响可以将它们划分为当前指标和未来指标两类。顾客层面和内部流程层面是揭示形成当前财务指标结果的原因和创造这些财务结果的过程,属于当前指标;而创新与学习层面是揭示未来财务结果增长的潜力,属于未来指标。

八、结论

EVA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作用不仅是用于评价企业价值,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和经济理念的更新。对于这样一个大系统的研究来说,本文所做的只是初步探索。

随着企业的执行能力增强,在运用EVA进行业绩评价时,企业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管理模式,加强战略管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目前还具有一定的弱有效性,如何剔除一些股价对企业价值的扭曲,识别出企业财务报表的虚假成份,提高经济增加值对企业价值反映的真实程度等均是以后经济增加值研究得重点和方向,相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成熟度的增加,EVA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而且EVA的深入运用会加速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

参考文献:

[1]约尔·M·思腾恩.EVA挑战[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邵军等.EVA—企业业绩评价的新理念[J].商业研究,2004,(7).

[3]孙伟.EVA在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研究,2006,(5).

[4]孙宋芝.EVA业绩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10,(3).

[5]陈利.EVA业绩评价透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4).

[6]于东智.EV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J].会计研究,2000,(11).

[7]周长青.EVA业绩评价系统评述[J].财会通讯,2001,(8).

[8]王化成等.对国有企业建立以EVA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8,(3).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银企博弈分析 下一篇:“四位一体”贸易预警机制的构建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