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空巢老人保障问题研究初探

时间:2022-05-13 07:41:33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空巢老人保障问题研究初探

摘要:中国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农村逐渐出现一种特殊群体——空巢老人。对于这种老人的养老模式,既要面临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一般问题,又要处理其作为特殊群体的特殊问题。通过对空巢老人这一概念的界定,对空巢老人群体的形成原因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进而讨论农村空巢老人这一具有农村、空巢双重属性的老人的养老保障模式及其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养老空巢老人

引言

伴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而许多老人则仍滞留在农村,产生了空巢老人的现象。调查显示,空巢家庭中老人在全国范围内有2339.8万人,占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的26.6%,其中农村空巢老人数目约1633.0万人,大致占全国空巢老人的69.8%。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凸显。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重视和关注。空巢老人保障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现状,面临的困难以及对解决现状问题的一些政策建议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的构建提供一个思路,为中困城乡和谐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1. 农村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1.1农村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

“空巢老人”这一名词同时包含了“空巢”以及“老人”这两个层面的概念。一般把60岁或者65岁以上的人称为“老人”,但是对于“空巢”家庭的定义则仍然存在着分歧。截至到目前,对农村空巢老人的这一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学者们往往根据自己研究对象的不同对“空巢老人”有各自的界定方式。很大一部分学者将其界定为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因子女在长大成人后离开而独自居住的老人。

1.2 农村空巢老人的分类

对农村空巢老人群体的分类,学者们根据各自不同的标准分成了不同的类别。按照老人意愿情况把农村空巢老人分类为自愿型空巢老人、无奈型空巢老人以及被迫型空巢老人三种。而另有一些学者则依据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把这一群体分为一般空巢家庭和困难空巢家庭两大类。

2. 农村空巢老人的成因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可归结为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个人原因。

2.1 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社会原因

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空巢”家庭的出现成为某种必然的结果。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的推行,对于那些独生子女之间结婚而组成的家庭,有一部分老人主动或被动独立生活而“空巢”成为必然结果。

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社会原因总体可以归结为三点。第一,伴随着我国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不少子女因为在婚后有了自己的住房而与老人分开居住。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农村青壮年离家进城务工,老年人滞留家中成为农村空巢老人。最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展开,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造成部分有子家庭可能形成空巢。

2.2 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家庭原因

家庭原因也是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具体归结为四点:第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之间的差异使得老人虽然希望与子代孙辈住在一起,但是为了避免冲突与矛盾而选择独自生活。第二,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老人选择不去加重子女负担宁愿独自生活。再者,受子女住房条件限制,不在少数的老人无法与子女同住。最后,虽然具有相应的物质条件,但是赡养老人的观念却淡薄,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

2.3 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个人原因

有一部分老人成为空巢老人的原因,是因为老人希望在晚年能够得到更多的自由和自主而选择去过独立的生活。这样的老人大多数是在经济上能够独立,精神生活丰富且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低龄老人,这样的老人随着年龄增大,有放弃空巢的可能。另一些老人对原来生活的农村有着较深的感情,不愿意离开居住已久的环境而跟追子女居住。

3.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政策现状及建议

3.1 农村养老保障情况的现状

(一)由于我国的传统观念,家庭养老这种模式仍然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的方式。具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从旁协助子女料理家务以及照料孩子,相应的,子女为老人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这种模式下不会有空巢老人的现象产生。另外一种是子女和老人分居,按时提供老人生活费用,平时予以一般的生活照料,这种模式较容易出现空巢老人的情况。

(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新的农村社保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其主体内容为农村最低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医疗及救助以及五保供养制度。

(三)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不仅仅面临着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还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面临着更大的困境。

这是因为,首先,农村过去以家庭和土地为依托的传统养老方式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这一养老模式将越来越难以继续实施,家庭养老功能也越来越弱。同时,在社会养老政策上,城乡二元的结构导致农村养老保障具有碎片化特征。对于不同地区的空巢老人,其享有的保障程度是不同的。对于一些保障水平较差的地区的空巢老人,依靠社会养老保障系统来保障生活,将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

3.2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建议

(一)建立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推进该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普及。新农保制度弥补了过去制度中的公共财政缺失问题。我国人口最多的广大农民群体将会因此获得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健全和完善该制度将会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手段。

(二)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将建立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与建立农村为老服务体系结合起来,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照料以及精神需求。一方面应该发展公益性的老人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社会的公共养老设施建设。

(三)逐步提高管理运营水平,从而使农村养老基金得到保值增值与安全监管。与此同时,探索农村保障基金保值和增值的新渠道。

4.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既包含了农村养老的一般模式,也带有其作为空巢老人的特殊性。在实施对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中,要充分认识到其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保障。通过这些途径,才能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上一篇:简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 下一篇:浅谈高职生利用微博求职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