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时间:2022-05-12 11:29:18

论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积极建立健全企业信息控制管理工作,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的概念,并对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最后对企业日常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提出了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系统、完善公司管理结构、建立自我评估体系、强化内部控制相关信息质量等一系列建议,确保我国企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企业内部控制及盈余管理的概念

1.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机制之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中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研究实施的,是为达到营运理想效果、提高信息可信度等控制目标的过程。其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直接渠道。企业内部控制同时也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2.盈余管理的概念

80年代开始西方会计理论界开始广泛关注盈余管理这个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也开始逐渐认识和接受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起衡量作用。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管理层和投资层沟通的主要媒介就是会计信息,其同时也是激励薪酬和评价业绩的基础。有些企业在短期之内的真实经营情况和财务状态并不能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反映。因此,管理层常常运用盈余管理将企业真实情况反映给投资者。在我国盈余管理被定义为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企业价值以及效益最大化所做出的会计选择。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减少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在企业利益方面的冲突,从而正确贯彻企业的战略和制度,规范企业管理。而股东与管理层利益冲突的外在表现就是不当盈余管理,从这个层面来看,抑制不当盈余管理包含在内部控制的最初目标之中。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分别是为企业营运效果、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程度提供保障。其中,在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方面,盈余管理很大程度上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内部控制的执行以及其目标的实现程度必然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起抑制作用。

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及适当抑制盈余管理一定程度上是由管理层对其的价值观、重视程度、参与程度、管理理念、经营风格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所决定的。有的企业虽然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但由于企业管理层诚信度以及监管力度等原因的影响,也会出现盈余管理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来看,无论出于何种动机,企业管理层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来进行盈余管理的。此外,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以及其对财务报告的重视程度对是否能够适当抑制不当盈余管理起着一定的作用。所以,减少企业不当盈余管理发生与企业管理层对其内部控制态度息息相关。

三、政策建议

1.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系统

一个企业要想认识到其内部控制所存在的漏洞,必须准确地意识到在企业日常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所以,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评估系统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风险评估系统不仅仅只是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同时也可以是有着风险管理人员的其他组织部门,之所以企业需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系统,其目的在于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准确地觉察到企业运营中各方面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对症下药”针对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全面地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控制防范。

2.强化内部控制,完善企业管理结构

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强化内部控制,完善企业管理结构,才能发挥内部控制作用,对于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企业管理结构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发展多样性的持股形式。完善企业股权转让机制,对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予以适当降低,使其对企业适度控制,而非完全控制,充分发挥其他股东以及管理层对其的制衡作用。同时,鼓励企业员工持股,使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日常管理及对企业予以监督。只有平衡企业的股权结构,才能使企业蓬勃发展。

(2)对于企业管理层的规模予以适当的控制。当管理层人员过分增加时,直接会削弱管理层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讨论确定管理层的人员数。

3.强化内部监督,建立自我评估体系

相对于企业内部审计这种形式单一的监督系统,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更有优势。所以把企业员工加入内部监督系统,让其对企业进行评价,充分认识自己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所处的位置。树立企业内部控制是全体员工的责任积极思想,让员工主动发现在企业内部控制的缺点不足之处,加以改善,从而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此外,实行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还可以使员工之间日常沟通加强,及时传递企业日常运营中所发生的各种情况,提供工作所需要的各类相关信息资料。

4.强化内部控制相关信息质量

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完善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联系。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越详细,对企业内部系统的完善越有利。在当前经济体制下,我国已经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了硬性规定。但实际上,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远远高于实际信息披露质量。如果要想达到信息被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充分利用程度的话,必须严格要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一些硬性规定应予以改进完善,强化内部控制信息的质量要求,重新规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范围。应重点披露信息的具体要点,在总体评价意见上提出硬性规定,检查内部控制所存在的缺陷、缺陷类型以及是否已纠正以前所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等要点。要求信息使用者对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和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予以关注,防止利用冗余信息取替有用信息。与此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加强监管力度,对于一些弄虚作假、不按规定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以及隐瞒内部控制信息缺陷的企业,应当加以严惩,以确保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龙平,等.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沪市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0(02).

[2]张然,王会娟,许超.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鉴证报告会降低资本成本吗[J].审计研究,2012(02).

[3]张新月,刘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理论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9).

上一篇:论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变革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