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05-12 10:40:17

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了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在学生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第一部分讲述了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及其他教育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影响;第二部分讲述了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及工作过程中的创新点。

【关键词】音乐文化以及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027—0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国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其中对于未来的国家主人——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中相关研究工作者及相关教育学者讨论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素质教育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整体性教育水平,尤其是音乐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及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及影响。音乐文化的发展及音乐教育的进步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也是时代进行改革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并且充分理解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或者是对素质教育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已经被相关教育工作者作为素质教育及其他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而且在平时的学习及生活中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活力,体现了现代学生全面发展的趋势。

一 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及其他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影响

结合人类相关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知道,音乐的产生、舞蹈的产生及绘画的产生对于人类艺术来说是较早的,这就使得这些艺术的发展及进步对于人类的发展及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音乐文化可以作为人类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一个非常主要的构成部分,这完全符合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是人类、尤其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即相关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素质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个说法。

然而,对于音乐文化及音乐教育本身与素质教育的联系或关系经常不被人们重视,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知识或音乐歌曲教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许由于教师接受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或观念,以及教学模式的作用,使得教师经常注重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教授或训练,却不太注意对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进行相关的音乐文化的教授或训练。但是很多教育学家或学者都认为,对于音乐这门艺术的相关教育更需要重视的是音乐文化,这就使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

学校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教学思想中有关文化意识的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艺术教育的思想品格或品质。与音乐相关的教师在进行学生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指引学生重视或关注音乐文化的相关知识,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与音乐相关的活动或比赛,这样才能表现出音乐教育在本身的文化行为中比较明确的目标性。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艺术学习的过程,也是将美好的文化进行传递或体验的一种过程,与此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艺术教育作用的多重性。人类在进行素质教育及素质培养的时候,结合认识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知道,认识应该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够进度入理性认识的领域。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时刻重视这些学生感性文化的素质水平及培养情况,并且关注他们对于情感的教育和认识情况。其中,音乐教育正好能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因为音乐教育不仅拥有美学学科的审美作用,还能发挥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意义。在青少年进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情感方面的提升,也需要进行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对青少年学生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及工作过程中的创新点

音乐教师在进行青少年学生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将学生肤浅的欣赏习惯培养成为发自内心的领会和体验,最终提升为理性的认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音乐教师及学校进行相关工作的改革或完善。

提升青少年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过程中对音乐文化的重视及关注程度。现在大部分学校使用的音乐教材中选用的曲目都带着比较浓郁的感彩及较鲜明的思想特点。进行音乐教材编写的过程就是进行音乐文化传播的过程,整个过程都渗透着美的创作过程。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对音乐课本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调整,运用不一样的音乐体裁,让青少年学生能够根据音乐课本中的歌曲歌词、节奏,以及歌曲旋律等方面体会到音乐作品中的美感,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或学习兴趣,最终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以及健康的性格、品行,推动正确或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需要相关音乐教师结合大文化的观念启发学生,不仅需要利用音乐的专业知识,也需要能融合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最终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理解相关的音乐作品。

例如,高中阶段的《亚洲音乐舞蹈欣赏》这本教材讲述了从东方雅乐——日本歌舞、天竺风情——印度歌舞等这个系列的作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地域文化,并且将音乐、舞蹈及各种器乐良好地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不至于觉得枯燥单调。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美〕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日〕浜野政雄.新版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上一篇:咳嗽半年鱼刺作怪 下一篇:从男性生理弱点谈男性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