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如何开展小班化教学

时间:2022-05-12 07:31:16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小班化教学

【关键词】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小组合作

学习;课外实践;家长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0―0046―01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小班化教学随之应运而生。小班化教学既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因此,小班化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那么,如何进行小班化教学才能使学生们都学有所成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环境设置上,不仅要突出特色,还要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室的环境美化是学生愉快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环境美化应围绕阶段性主题,适时切换,呈动态性。其特点是温馨、赏心悦目、积极向上,其功能是师生作品的展示之地。其次,课桌椅的设计是为教学服务的。小班化教学为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灵活编排课桌提供了可能,为此,课桌椅的摆放应有利于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师生教学活动中的平等互动。最后,细化班级管理细则。制订适合本班级学生发展的奖惩机制,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方式要新颖有特色

教师要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评价的标准。学生是一粒粒饱含生命希望的种子,是一个个充满思想活力的生命。教育者必须承认每位学生所具有的个性,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对待他们,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亮点。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扮演好“导”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演”,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探究,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非智力因素,丰富和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特别是突出情感性,做到情理交融。同时,教师应倡导开放性教学。开放性教学不仅能打破传统局限于课堂、书本知识的传授,还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在实践中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

三、课堂上应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组,使小组成员合理搭配,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合作学习,要在学生个体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小组讨论交流时要采用轮流发言的方式,即小组群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讨论,不要只听少数人发言,要让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共享小组合作学习的收获与快乐。

四、加强课外实践

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教师要时刻提高警惕,时刻注意到学困生和后进生的状态,及时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使他们都愿意主动加入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还要注意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学生潜能没有充分发挥的原因,调动内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让他们的优点发扬光大。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那些不爱表现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显露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建立起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要时刻调动好家长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在小班化教学中更应注重起来,教师要勤与家长沟通,搭建起一个为学生的未来而共同努力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

总之,小班化教学采用了新型的方式,给学生创设了比较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小班化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寻求一种“适合学生成才的教育模式”,努力营造自由快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去学习,使学生受到激睢⒐奈琛⒏谢,点燃了求知的火花,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快乐活泼地成长。

上一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