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对策与建议

时间:2022-05-12 03:21:55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对策与建议

【摘要】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施行30多年以来,在调节个人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缩小贫富差距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借鉴国际上先进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完善和改革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建议,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改革;完善;对策

一、个人所得税的产生和发展

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最早产生于英国。18世纪末,英法交战,作为主要税收收入来源的消费税和关税无法满足财政需要,于是英国在1799年开始向高收入者征收所得税。然而战争一结束,有人认为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权利和隐私的侵犯,所得税被停征。直到1842年,个人所得税的必要性逐渐被议会和民众信服,英国政府又重新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财政的建立,国家机构日益膨胀,国家担负起越来越多的公共职能,相应地对财政收入的需求就越来越大。个人所得税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税收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缓解贫富悬殊、增加财政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都开征的有个人所得税。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程。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并同进公布实施。同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该税法主要是针对来华工作的外籍人员设计的。1986年和1987年,国务院根据经济改革与发展,以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需要,分别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调节个人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这些税收法律、法规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1994年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二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五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内容之一就是改革了个人所得税:将过去对外国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人征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

1999年,个税法第四条第二款“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删去,而开征了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2002年个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2005年通过决议于2006年将免征额从800元上调至1600元;2007年6月进行第四次修正,第十二条修改为:“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开征、减征、停征个人所得税及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2007年12月决议从2008年3月将免征额提升至2000元;2009年取消“双薪制”计税办法。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征收模式不合理

一般说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有三种:分类征收制、综合征收制和混合征收制。分类征收制,即对纳税人不同来源、性质的所得项目,分别按不同的税率计税;综合征收制,即对纳税人全年的各项所得加计汇总计税;混合征收制,即对纳税人的不同来源、性质的所得先分别按照不同的税率征税,然后年终再将全年的各项所得进行汇总计税。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课征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居民个人收入水平不高,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开征个人所得税对调节部分个人的畸高收入、缓解贫富悬殊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来源渠道的 多样化,这种征收模式的缺陷就日益凸显:一是纳税人有意将自己的收入在不同类型收入间进行转换,以达到少缴或不缴税的目的;二是纳税人其单个来源的收入数额不大,可能不用纳税或纳税不多,但由于其来源渠道多,全年加计起来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就样就造成不同项目、不同纳税人之间的税负不公。同时由于分类课征制实行分项扣除费用,收入类别分的多,费用扣除的次数也随之增多,客观上促使纳税人分解收入,减少纳税。

(二)税率档次过多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税法将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将现行的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即起征点从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由九级下调至七级,税率也由5%-45%调整为3%-45%。尽管作了这样的调整,但笔者认为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和个体工商户所得适用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级别依然划分过多,计算繁琐复杂,有悖于“简化税制”的原则,不仅无法与国际接轨,而且不利于征管。目前争议最多的起征点问题实际上陷入了误区,个税改革更多是要明确方向。仅仅调整起征点对实现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目的意义不大,甚至会出现逆向调节。如果目前仅大幅提高起征点,受惠多的将是高收入者。同时45%的高税率,在现实中极少用到,形同虚设。

(三)费用扣除标准过于单一,不应“一刀切”

(四)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存在弊端

除采掘业、远洋运输业等特殊行业外,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采取按月计征的办法,不进行年终汇算清缴。这种计算办法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由于工资、薪金所得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且按月计征,会导致两类纳税人在收入相等的情况下,受季节性、阶段性影响较大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高于在各个月份收入均衡的纳税人,从而造成税负的不公;第二,按月计征的计税方法,客观上容易使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串通,采取分解收入的手段,从而逃避税款,导致了税款的流失。

(五)对凭借个人的知识技能取得的劳动所得与非劳动所得税负比例不协调

世界上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在税负安排上基本上是采取“轻劳动所得重非劳动所得”的政策。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对属于劳动所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和属于非劳动所得的“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不仅都采用20%的比例税率,而且,对“劳务报酬所得”又采取了加成征收的政策,对“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又制定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取得的所得,自2001年1月1日起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等。这种“轻劳动所得重非劳动所得”课征原则,不仅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不符,助长投机之风,而且有悖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三、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并借鉴国际上开征个人所得税国家的先进经验,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的功能。

(一)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征收模式

废弃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仅实行综合所得税制,由于我国税收征管的条件还不成熟,目前还不具备可行性,并容易造成税源的流失。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采用混合所得税制。从所得项目的分类上看,对一些没有费用扣除项目的、投资性的所得等特殊收入,如偶然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实行分类征收;对有费用扣除项目的、劳动性的所得,如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工资薪金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以及特许权作用费所得等所得项目,实行综合征收。这种征收模式对不便于综合征收的所得项目分类征收,对不同的所得项目区别对待,既解决了分类征收模式的税负不公问题,又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待经济文化发展到较为完善的阶段,实行综合所得税征收模式的相关立法及配套设施均已健全,再全面推广。

(二)进一步降低税率、减化税率级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应与国际接轨,体现“低税率、少档次‘的税率模式。可在现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税率的级次简化为四级或五级更为合理一些。同时,为了照顾低收入群体,除保留5%的低税率,将现行最高的45%的边际税率降低,不仅与国际上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税率相差不大,而且与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保持一致,不致有太大的差距。

对不属于勤劳性质的所得,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及其它性质的所得,或分类征收,并考虑适当提高税率,可提至25%至30%之间较为公平。

(三)以家庭为单位征收

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将我国现行的以个人为征收单位调整为以家庭为单位征收的制度。兼顾婚姻家庭等“人性化”因素,以家庭为单位,综合考虑个人的负担问题,例如:是否需要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教育因素和医疗因素,将一个家庭所有成员的收入之和作为计征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据此计算应纳税额。这样就可充分考虑到不同家庭的个体差异,更能体现量能负担和税收公平的原则,有利于调动纳税人报税的积极性,使纳税人不至想方设法转换收入来逃避纳税,而且更直接和有效地调节社会成员的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

(四)费用扣除标准应因地而异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额提高到3500元,表面上看似很公平,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就同一地区的不同家庭而言,其收入和消费水平还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就显失公平。35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对东部、南部等发达地区来说就略显偏低,造成对这些地区中低收入群体的生计费用进行征税了,显然有失公平。因此,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费用扣除标准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分别制定,或者通过立法的形式,授予地方政府对费用扣除标准的一定的调整权限,在允许的幅度范围之内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物价水平进行调整,从而制定本地的费用扣除标准。

参考文献

[1]张中秀.税务筹划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J].外国税制概览.北京:中务出版社,2009.

[3]张芬.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102-103.

[4]曲云.浅谈跨国个人的纳税筹划[J].财会月刊,2005(24).

本文系2012年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编号:1224004200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凌云(1979—),女,河南舞钢人,法学硕士,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财政、税收。

上一篇: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