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视阈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时间:2022-05-12 02:27:52

中外合作办学视阈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坚实后盾。在任何一个民族中,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态都对本民族的未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播者和代言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民族精神教育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为基点,在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环境影响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切实可行的培育路径,以推动该模式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实现与长效发展。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民族精神;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5-03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文化最本质和最集中的体现,是整个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高校大学生是民族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走向。他们深刻领会民族精神的实质,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能带动和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共同奋斗的目标。因此,能否有效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关系到先进文化建设和科学发展的进程。可是,长期以来,高校的德育工作偏重于课堂说教与理论灌输,缺乏具体的操作与实践,结果是收效甚微。尤其那些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习的大学生,民族精神缺失更是令人堪忧。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面临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击,在面对鱼龙混杂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念时,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等情况,从而淡化国家意识,弱化民族身份。然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大学生又是中华文化与精神的传播者、代言人,他们只有厘清民族身份,增强民族意识,才能更加融洽地置身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2013年10月21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爱国主义一直是激昂的主旋律,一直是激励中华各族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强大力量。无论留学人员身在何处,都得始终把祖国与人民放在心里。2013年3月19日,在谈及关于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时也表示,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因此,探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问题对于培养既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又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特殊环境中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现状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处于中西方价值观念冲撞的最前沿。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较为盛行,不同国家教师的意识形态和信仰差异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甚至部分有着国外留学、访问或是生活经历的中籍教师,因为深受西方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样会把其偏激或是“崇洋”的思想在课堂内外灌输给学生。而此阶段又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种环境下思想上容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不求上进,虚度年华,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与艰苦奋斗精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大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生活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当中,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成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没有目标。一些学生蹉跎度日,频繁逃课,把青春耗费在网吧或是花前月下。他们在生活中追求享乐,在学习上却不思进取,缺少刻苦精神与坚强意志。因此,很多学生遇到一点点挫折便意志消沉,失去学习兴趣,进而迷失学习方向,失去自立自信,无法融入到多种文化的学习生活中去,从而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出现中途退学的情况。

2.追求个人价值,注重个人得失,缺乏乐于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这些从小就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长大的孩子,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都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集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明显淡化,部分学生还表现出“重功利轻道义,只知索取不肯奉献”的现象。这些学生中,个人主义盛行,只要是和自己没有利益关切的事情一概不关心,哪怕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大事,也是如此。

3.崇拜外来文化,排斥本族传统,缺乏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中外合作办学环境中,外籍教师在教学过程和日常交流中,传播其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导致学生盲目地尊崇或趋同于外来文化,在他们心目中,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则会削弱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出现道德危机、政治态度不坚定的情形。这些问题的出现,暴露出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民族精神的培育,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不仅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如何将中国向国际舞台推进,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长久的稳定发展和兴旺发达。然而在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关于民族精神的培育工作却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协调、不同步,主要表现在:

1.有关民族精神培育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党和政府,尤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对于大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工作高度重视,但部分学校不能很好地落实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工作,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及民族精神培育等德育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一些学校尽管建立了针对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专门领导小组等等组织机构,可因为对政策的理解误差,对经费、人力及物力的保障不够充足,层层传达下去的意图不够清晰,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操作也缺少规范与考评体系,所以培育教育工作零散,没有很好地形成系统。

2.民族精神培育缺乏有效渠道。目前,大多高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民族精神培育的主渠道,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使课程落入了教条主义与本本主义。与此同时,很多教学课程没有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在教学上依然是老生常谈。此外,还存在着一个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瓶颈,即教师团队对社会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师资力量不足也己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老师没有精力对每个对象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课堂学生多、规模大也给教学的互动带来极大的困难,就连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因为受教室大小等原因效果大打折扣。如此等等都使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的尴尬境地。

3.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没有评估与监督机制。目前,由于受诸多条件的制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与考核通常注重教育收费、招生录取、文凭发放、项目管理、学科建设和硬件设施等方面,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与评价缺乏具体的要求。尽管国家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有关对外开放与维护教育方面确有相应规定,可缺乏具体的考核、评估与量化标准,因此无法有效地开展。这便导致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民族精神的培育工作便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对策

在正确看待机遇与挑战的同时,科学了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特点,探索民族精神培育的载体与方法,使代表中华民族希望与未来的大学生们在国际环境中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民族精神与气节,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1.坚持民族意识占主导,科学对待西方文化。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要坚持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占主导地位,使之成为大学生们的主流意识,要加强中西文化的比较教育,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使他们熟悉和学习中外历史。一方面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了解西方文化殖民的危害,而另一方面也应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理性分析,科学地对待西方文化的精华和糟粕,鼓励他们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寻找文化间的共同点。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避免出现信仰危机。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坚持进行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坚持开展基本国情与形势政策教育,坚持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确保大学生能够对我国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基本的了解,并且对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有所认识,而且能意识到自身所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特别要注意将社会理想教育和个性理想教育完美结合。

3.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着力点,发挥其主渠道作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所处的纷繁复杂教育环境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影响甚大,此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做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把他们从混乱的理念当中剥离出来,帮助塑造和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及民族精神。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打造潜移默化的育人环境。大学校园文化是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该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将严谨的学术科学精神和陶冶情操的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学生社团丰富的创造活动为载体,挖掘潜在资源,来对莘莘学子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从而逐步树立民族自豪感。

5.利用校内外实践活动,加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很多情况下不是一个班级一起上课,因此,学生跟其他学生相比缺乏集体主义意识。因此,要多开展实践活动,如公益活动与勤工俭学等集体活动,使学生从中认识集体,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在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环境中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德育工作者应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引导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咨询档案,对每一位接受咨询和诊断的学生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及时提供相应的心理防御措施的建议,以避免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7.搭建红色主题网络平台,抢占德育教育的新阵地。在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找准互联网教育的切入点,结合项目内大学生的特点,创建主题鲜明的富有知识性的红色教育网站。运用校园论坛、QQ群、微信群等多种方式,进行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先锋人物等多方面内容的介绍,打造思想积极向上,内容丰富多样的红色主题网络平台。同时必须加强校园网络的监管力度,及时地查处和清理在校园网络上传播的破坏民族团结与分裂国家统一等不良信息。

8.健全教育评估与考核机制,保障民族精神培育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转变观念,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与考核,应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等方面适当倾斜,对德育教育在师资、经费和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教学与科研的监督,加大对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的教育,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口关。

在经济全球化致使民族界限模糊的今天,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容易受复杂的社会环境与本身所处的特殊学习环境的影响,从而过分尊崇或趋同于外来文化,甚至出现民族认同感缺失,继而滋长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想,最终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失去自我。因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德育工作者应深入了解项目内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人生目标,在出国留学及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认识,把“师夷长技”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的和尊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方宗祥.论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J].黑河学刊,2014,(3).

[2]胡喜海.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

资助项目:该论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4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资助课题“以微公益为载体的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lslktzdian-06)

作者简介:陈宇(1970-),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在读博士,专攻教学管理,现任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对期刊编辑的要求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