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浮雕造像和壁画的艺术特色

时间:2022-05-12 09:08:07

浅谈浮雕造像和壁画的艺术特色

摘 要:在中国西部陇上的一个小镇,“丝绸之路文明”用浮雕,窟龛,悬塑,壁画,给这种了一朵奇葩,这朵奇葩融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她就是拉梢寺摩崖石窟,她以独特的造像技法和壁画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一片佛教文化繁荣景象,造像和壁画受到中亚文化的影响,对于窥视当时佛教思想的变化及其密宗在唐代以后的传播有很高的价值,更是渭水流域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

关键词:拉梢寺;摩崖浮雕;壁画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58-02

一、拉梢寺的位置及总体部局

拉梢寺摩崖造像是国北周佛教摩崖造像。拉梢寺又称大佛崖,位于甘肃省武山县城东25公里鲁班峡响河沟北岸。原有崖前寺院建筑,现已不存。崖面险陡,高60余米。其上有北周巨大的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一铺。佛结跏趺坐,高近40米,低平肉髻,面相浑圆,眉宽眼大,鼻阔唇厚,颈短肩方。它位于甘肃省武山县洛门镇正北10公里处,榆盘乡钟楼湾村鲁班峡响河沟中,是陇南地区规模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一处较大的石窟群水帘洞石窟群之一。在拉梢寺缓冲区一带的峡谷还分布有显圣池,水帘洞,千佛洞等石窟,这三个石窟单元都有很多的壁画,其中显圣池和千佛洞的很多被破坏,水帘洞一些壁画菩萨有胡须,是典型的西域佛绘特点。水帘洞石窟群是将浮雕、窟龛、悬塑、壁画相结合, 融历代佛教思想和艺术于一体的一处露天石窟寺群, 在全国石窟艺术宝藏中极为珍贵。在水帘洞石窟群中,拉梢寺摩崖浮雕的艺术价值最高。

拉梢寺又叫大崖寺,拉梢寺的意思是,把树木从别的山上砍下来从悬崖下一层层堆积起来修造成的石窟寺,拉梢寺石窟最早开凿于北周明帝元年(公元559年),1号龛右下方有明确的开凿题记,刻此龛明确的开凿题记:“维大周明皇帝三年岁/次已卯二月十四日使/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大都督秦渭河鄯凉甘/瓜成武岷洮邓文康十/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蜀国公尉迟迥与比丘/释道(藏)于渭州仙崖敬/造释迦牟尼佛一区愿/天下和平四海安乐家/国与天地久长周祚与/日月俱永。”大周明皇帝三年即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明确表明开凿此龛的目的在于祈求天下和平,北周政权长治久安。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今天看到的很多壁画主要是宋代和元代重修的,现存大小窟龛24个,造像33身覆钵塔7座壁画近1700平方米。拉梢寺石窟群造像题材多为内容较简单的一佛二菩萨、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五佛、十佛等。在造型方面基本上改变了北魏晚期“秀骨清像”的特点,逐惭趋于丰满,从北魏晚期清俊飘逸的格调,逐步过渡为庄重、健美和朴实的风格。开隋唐造像丰满圆润、生动活泼的先河。拉梢寺开凿于莲苞峰南处宽约60米宽约150米的弧形崖面上与水帘洞隔谷相望,摩崖浮雕以一佛二菩萨像最具代表性,该龛位于莲苞峰的左侧,是拉梢寺的主体,立面呈方形,周围是一组组排列有序,形象生动的壁画,主体的右上角是十方佛造像。拉梢寺摩崖浮雕式利用凹进去的崖面而雕,用石胎泥塑造像并绘制壁画,造像艺术特点是完全采用泥塑的手法,从类型上分,主要有摩崖浮雕泥塑,石胎泥塑,木胎泥塑等三种,在塑做技法上彩用“挖、塑、贴、压、削、刻等多种形式,最后的妆彩中采用“点、染、刷、涂、描”等方法,这样使塑造出的造像不仅比例匀称,气韵生动,而更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永恒的艺术魅力,拉梢寺最为著名的是摩崖浮雕。

二、摩崖浮雕大佛

摩崖浮雕坐佛通高42.13米,低平肉髻, 面形平圆,大耳下垂,脖颈粗短,五官形象和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的的佛有共同特点,大佛穿圆领通肩袈裟,衣纹为凸起的泥条上彩绘方格纹, 结跏坐于莲花台上,坐势显得十分柔顺随意。左脚掌心向外,双手上下相重掌心向上,置于腹部,禅定印,左脚掌心上刻一法论图案,大佛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造像以均匀的比例、优美的体态、生动的神情、华丽的服饰来塑造佛像,此时佛像身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裙下垂遮掩佛座,佛面相清雍秀美,嘴角微翘,脸上洋溢着古拙而恬静造像刚健淳厚,神态安详,又很端庄,是把神人性化了,风格和炳灵寺的很相似。坐佛,佛头光呈同心圆,由里到外共8圈,其中内圈为彩绘折枝花纹饰带,第2至6圈为彩绘的波浪纹,第7圈为彩绘的花瓣纹饰,最外圈为红色纹饰带,图案色彩鲜艳,而又很高雅,布局排列很有装饰性。整体浮雕,纯雕的手法结合,线条自由凝练,流畅,摩崖浮雕大佛大部分表层色彩脱落,头光保存相对完好,佛座为方形高坐,佛座四层为仰俯莲瓣形,高17米,宽17,55米,每隔一层列有雕塑动物图案,,狮,鹿,象,每层九个左右对称,布局规整形象逼真,他们象征着威武的吉祥物,大象放在底层体现了大象的稳重憨实,也表现了释迦的另一种护法形式。动物排列对称,雕琢古朴,形象生动,造型艺术水平精湛,以动物立体雕刻成的高大的佛座,是受到古代印度至中亚一带非常流行的以动物作为柱头或坐骑的强烈影响,这种表现形式在当时中国佛教造像中时独一无二的,在以后的各个时期的窟龛造像中再未出现过,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见证。在坐佛的脚下,是宋代的一佛二菩萨造像 ,立佛高四米,左右菩萨高两米多,造像丰满圆润,神态非常安详,面容细腻,含蓄儒雅,与前时期造像不同特点是,,嘴唇小巧,颈部三道蚕纹,媚如卧蚕的凤眼、上下排列匀称的眼皮,丰隆的鼻梁、饱满的鼻翼、甚至为了突出鼻翼的饱满而刻意下掐的凹线,流畅娇美、动感十足的唇线,可惜下半身残损,只露出木桩结构,看到这我们就会想到维纳斯的残缺美,雕刻线条是那么的流畅,给后人以更多美的想象空间。

三、拉梢寺的壁画

摩崖浮雕周围是大面积排列整齐形象生动的壁画,历代均绘有大面积的壁画,今天保存完整的很多是宋元时重修绘的,壁画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摩崖浮雕大佛为中心,在四周崖面绘有诸神及众生听法,还有单幅的佛说法图,一组组栩栩如生的画面主题鲜明,赋色艳而不俗,颜色上大量使用朱红,粉绿,宝石蓝,中黄,白色等鲜亮的颜色,和敦煌壁画的用色很相似,纹样多以花卉,宝瓶,云纹,飞天等,拉梢寺壁画的重要特点是,利用内凹的崖面进行大面积的绘画创作,从技法上看,主要采取中国传统的线描为主,再施以色平涂,这和敦煌壁画的绘制技法是一脉相承,不同的是拉梢寺的壁画是露天的敦煌的是在洞窟里,线条大量的用运了,兰叶描,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等描法,画面线条流畅简练。同时,画面施色浓淡相宜,极少晕染。北周时期的绘画现存不多,主要绘在1号龛房雨檐上方的覆钵塔以及东南侧崖面下层的彩绘千佛和覆钵塔,北周时期壁画的特点是,人物束发戴冠,五官清秀,细颈端肩,上穿短襦,下着长裙 。北周时期的壁画好多又在宋代重绘,但其人物形象众多都是绘佛,弟子,菩萨和力士,佛穿圆领通肩或交领式袈裟,弟子一般是斜披袈裟。宋元时期是拉梢寺绘画的高潮阶段,创作于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几乎遍布拉梢寺整个崖面,其内容已开始从大乘佛教内容向密宗造像内容转移,这不仅是晚唐以来佛教密宗在中土开始流行的具体体现,还是当时渭水一带汉藏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

“在形象塑造上,佛多作低平肉髻,薄发无纹,丰头短颈,双肩浑圆,菩萨面相略见圆润,高冠危髻,肩膀丰腴,腹部微起,形态之中既有北魏的清秀余韵,又见丰盈细润的特点。是上承魏晋、下启隋唐的过渡形式,类似风格的佛教造像也见于拉梢寺、须弥山等石窟北周时期的造像中。”可见,北周虽然只存在了短暂的二十余年,但所遗留的佛教造像艺术在我国佛教艺术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北周时期,“进一步吸收外来佛教造像的精髓,与中华民族传统的雕刻技艺加以融合,又创造出了一种肌肤丰腴、体魄健美、神情生动和充满活力的艺术形象,为迎接唐代佛教艺术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拉梢寺摩崖造像雕刻技法纯熟、造型准确,技法独特,壁画线条流畅,,人物造型敦厚古拙,脚掌心刻,佛座莲台上浮雕狮、鹿、象等动物。在佛、菩萨的面部、肢体、头光、衣纹等细节处理上采用减地雕刻、再在石胎上敷泥等多种技法,很好地运用浅浮雕技法表现出造像的立体感和凹凸感,不仅是甘肃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更是世界上的一朵奇葩,我们要倡导人们注重对她的保护,还要对她进行更深的艺术考察研究。

参考文献:

[1]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水帘.

[2]石窟保护研究所.水帘洞石窟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山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2年6月.

上一篇:浅谈湖北剪纸艺术及其作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下一篇:蒙古舞蹈作品赏析及风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