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地图的使用技巧和价值

时间:2022-05-12 01:54:35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地图的使用技巧和价值

摘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地图的教学和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方面,一方面,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一个方面,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在地理教学中,又可以把地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使用,使用地图来教学,能够更立体的展示课文内容,对课堂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地理课堂中地图的应用价值作了一下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地理 地图 使用技巧 应用价值

地理是一门有关地球和地图的学科,在讲解地理知识的时候,如果能够应用地图来进行教学,那么教学效果会好很多。因为地图可以直观和立体的体现地理知识,将地理知识呈现得更加形象和生动,这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地理成绩。这里就地理课堂教学中地图的应用价值作一些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地理课堂中地图的使用技巧

首先来谈谈有关在地理课堂中如何来使用地图,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地图。因为地图的使用过多也没用,还有可能浪费时间。在这里,我仅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一)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到地图

1.当用文字表达不清楚的情况下,应该使用地图这种教学工具。有些地理知识比较的抽象,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甚至有可能会越说越糊涂,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可能越听越糊涂,听不出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地图这种直观的教学工具,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时,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形式和周期等,单纯用文字来描述,是很难表达清楚,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自转和公转示意图,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等。

2.当遇到比较陌生的知识时,可以借助地图来表达。有些地理知识是我们很陌生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很难接触到,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利用到地图,帮助我们熟悉那些我们不知道的知识。比如在讲解各大洲时,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不同,而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学生来讲,这些地方是陌生的,没有去过的。那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地图来展示各大洲的一些自然特征和人文趣事,帮助我们去了解和接受一些我们难以想象的事实。

(二)地理课堂中地图的使用技巧

1.在时间上要适时。只有在适当的时机使用地图,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然可能适得其反,把地理课上成美术课了。美轮美奂的图片固然很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产生兴趣,一定要注意时间,不宜过度的使用。

2.在细节上要科学。在使用地图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教学主题,不能偏离课文,否则会造成主次不分、层次错乱的教学。对地图的使用,一定要注意细节,把图中的重点和要点归纳清楚,这就要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去寻找地图中的有用信息,并把它展示给学生,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在应用上要适度。虽然在地理课堂中使用地理具有很多的价值,但并不宜过多的使用。使用过多会适得其反,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的兴趣是有了,但很有可能不是对图中的地理知识感兴趣,而是对图片感兴趣而已。所以在对地图的使用上还是要适度,要在适当的时间,科学的使用地图。

二、地理课堂中地图的使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地理课程是一门文理兼具的科目,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吃力。很多的学生对地理没有兴趣,上课无精打采,久而久之在课堂中打瞌睡,聊天,玩手机等,学生的厌学情绪会越来越严重,成绩也是一日不如一日。通过使用地图,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文中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如果学生只学习课本知识,是很难满足现在的考试要求的。现在考试虽然立足课文,但也远远超越了课文知识,很多的题目是需要学生去认真审视的,很多题目又有图表,需要学生通过看图来完成题目。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学会读图,同时还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通过地图的学习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既有利于教学,又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考试,提高学习成绩。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由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而这些又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所以很多的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下。通过在课堂中使用地图这种教学工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地理课堂中使用地图这种教学工具,即可以丰富课堂氛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教学工具教师应该主动去应用,多思考、多专研,为学生提供一个最优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版.

[2]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版.

上一篇:培养农村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兴趣的有益探索 下一篇:浅议高中美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