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与实现(SQL)》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5-11 05:30:10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SQL)》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数据库设计与实现(SQL)》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也是我院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也不再适合,因此,本文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对《数据库设计与实现(SQL)》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进行改革研究,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数据库设计及应用能力。

关键词:SQL Server教学过程;项目教学;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044-02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定位由原来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转变成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即强调了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内涵的沉淀。结合学生特点,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如何淡化深奥的数据库理论知识,注重数据库应用能力和管理技能的培养,是我们教授这门课程时着重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设计,并经由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对象分析

随着我院招生规模的扩大,招生方式的多样化(有高考统招、自主单招、注册招生、中职招生等形式),我院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也呈现了多元化,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1.高中起点的学生。注册、统计、自主招生的学生,都是高中起点的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比较薄弱,但学习能力较强,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教授上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多地采用实例、案例等教学手段,简化理论知识,充分运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等辅助资源,在后期要增强课程的综合实训项目,以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2.中职起点的学生。中职对计算机的相关操作具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数据库设计的环节上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提高数据库设计能力,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用任务驱动等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课上做任务,课后做项目,教师起到一个领路人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遇到问题帮助解决。

二、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学院骨干校建设工作,我们系制订了合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合理化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专业核心技能的需求,对本课程的内容也进行了合理化的开发和设计,并将实践教学理论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数据库设计与实现(SQL)》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深奥的理论知识掌握是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完成项目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础,而学生往往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若能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项目教学中,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课程内容的设计中,我们将课程内容“模块化”,结合一个与学生贴近实际案例——《选课管理数据库》的开发过程,划分成不同的项目模块,即数据库基础、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创建、数据表创建、数据操作、数据的高级操作、数据库安全管理、程序编程语言等八个教学模块。在每个教学模块中,围绕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项目设计时,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中,从面促进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

2.跨课程教学,快速理解,增强实用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数据库的学习是独立的,而整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离不开前端开发工具的使用,如、、C#.NET等应用程序编程语言,即可完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在本课程的学习中,结合开发工具,简单学习如何使用可视化编程语言给选课管理系统项目开发设计前台界面,如何完成前台界面与后台数据库的链接,将可视化的语言学习和数据库的有效地结合起来,可视化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训训练。本课程的学习在完成各项目单元的学习后,将由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或二周的综合性实训。实训内容、实训方式均有企业教师以真实的企业项目为引领,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以3~5人为一组成立项目组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让学生初步了解软件开发过程和方法,学会团队合作和培养团队精神。各项目组开发工作完成后,应提交源程序、文档资料、实训报告等。让学生在一种规范化的平台上完成项目开发,可使学生感受开发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即要求学生掌握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常是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更为突出。

1.项目教学法:结合企业真实项目组织教学并完成项目实战训练,规划课程体系,采用“项目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将课

程实践项目化。将知识内容划分为一个个项目,要求学生先掌握理论知识,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目的性很强地完成各个项目,反复训练,逐步达到要求。项目化教学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准确,课程的岗位特征更明显,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竟争力更强。

2.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其中任务蕴含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了学生需要的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能够真正内化,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案例引导法。在学习某些知识时,无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围绕着一个具体的案例,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而改进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笔试改成过程化考核,以学生开发的实际作品代替考核,不以学生能记住多少理论知识为目标,而是以学生能多大程度解决实际问题为考核标准,考核的是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在最后的一周实训过程中,也是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据库设计与实现(SQL)》课程建设与实践中,紧密围绕课程建设与改革这个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使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我们也在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路上,不断挖掘,继续探索,使我们的教学跟上社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珊珊,徐琦.SQL Server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16).

[2]李晓会.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3]张晶.SQL Server Mobile数据库的开发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8).

作者简介:刘艳云(1968-),女,江苏淮安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嵌入式系统研究。

上一篇:提高实心球投掷技术的教学方法探究 下一篇:试论如何提高中专女生的篮球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