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时间:2022-05-11 11:57:17

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文未出口先有情是我们人人都羡慕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表达能力是从朗读能力开始培养起来的,因此,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尤为重要。朗读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体验、提高”。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长时间的摸索以及多方面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默读中品味

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理解词语是理解全文的基础。指导学生在默读这个阶段品味词语的感彩,是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我经常指导学生在默读的时候,用“换词”的方法品味词语。把句子中需要推敲的词语,让学生换一个词试试,两次相比较让学生品味出哪个词语好,并说出理由,如,“火烧云”一课,“烧”一词反复出现,我让学生思考“烧”可不可以换一个词,为什么?通过词语,使学生对火烧云的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丰富感彩的感知。

二、在阅读中领悟

句子是构成篇的直接单位,往往能表达相对独立、具体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句子的赏析,指导学生去领悟作者的独特情感。在这个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弄清句子中深刻的含义。如,“长城”一课,“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让学生理解“像一条长龙”是什么意思,领悟到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来说明长城的长。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是一种强烈地对长城的赞美之情。学生体会了这种感情,在接下来的朗读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三、朗读中体验

品词、析句是对语言的局部把握。要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这一阶段,要利用不同的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朗读,如,范读、领读、趣读、分角色读等。范读可以是教师读也可以是学生读。范读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模仿,而是听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长城”一课,在一开始,我利用配乐范读的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读出来,学生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了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在自己读的时候,就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情”与“文”结合。需要正视的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让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领读,就是让全班学生听出“正确、流利”的标准是什么,并以此来自觉要求自己。趣读的练习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同一段话让每个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让其余同学评判,这样就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分角色读对于对话较多的课文是必不可少的朗读手段,如,“陶罐和铁罐”一文,虽然只有两个角色,但情节生动,对话丰富,是非常有利于分角色读的。可以三个同学为一组,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演出课本剧,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练习又是提高。

四、诵读中提高

在语文课堂中,我经常这样启发学生。你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文中所写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你亲身所见,内心所感。你要通过诵读把内心的感受传染给别人,这样你的文章才有价值。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当学生读到“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学生把自己当作主人公,自然而然流露出心中的渴望:“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通过这样的诵读,学生朗读水平必然会显著提高。再加上教师、同学及时肯定,学生必然会把朗读当作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不仅是课文,久而久之,在读自己的作文时,也会流露出真情实感。这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让学生在“感知、领悟、体验”感情的基础上提高朗读水平,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接受优秀作品的美好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同时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文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黑龙江绥芬河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美术教学与学生情商的培养 下一篇:多维概念图之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