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分角色朗读中的旁白

时间:2022-10-21 10:46:09

例谈分角色朗读中的旁白

对话是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读者可以通过品味人物对话,认识、了解人物,人物形象也显得更加生动鲜活。入选教材的许多课文,都有不少意蕴深刻、回味无穷的精彩对话。课文中的这些对话不仅包括人物的语言,还包括交代性的旁白。旁白,原指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说话者不出现在画面上,但直接以语言来介绍内容、交待剧情或发表议论。课文对话中的旁白,不仅通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来介绍故事背景,而且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帮助揣摩人物的心理。可以说,旁白已经成为课文对话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常常将文中的对话作为朗读训练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训练,读通句子、读出理解、读透情感、读活人物,读出语言文字特有的魅力。为了提高对话朗读的效率,教师一般采用分角色朗读这一有效途径和形式。分角色朗读,就是几个人分别扮演一个角色来共同完成对话朗读。分角色朗读有利于把握不同角色的语气,有利于揣摩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还有利于增加课堂气氛,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容易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与人物进行心灵对话的有效途径。

近日,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紧扣主要内容,抓住人物对话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在学习少年劝吴王这一部分时,教师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读少年、吴王的话和旁白。结果扮演少年、吴王的同学由于受旁白的干扰,读得平淡无味,显然没有进入状态。笔者曾经多次见到类似把对话和旁白结合起来的分角色朗读训练,由于受旁白的干扰,大多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旁白影响对话情境的创设。在分角色朗读训练之前,教师一般都通过饱含激情的语言,或借助其他手段,帮助学生创设对话情境。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与人物的心慢慢靠近。此时,突然出现的旁白把学生从情境中一下子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前功尽弃。学生只能跟着旁白进行着生硬的对话,却始终和文本、人物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其次,旁白影响学生情感的抒发。分角色朗读之所以倍受青睐,是因为它易于让学生进入角色,揣摩情感。在声情并茂的语言、舒缓悠扬的音乐等因素的激发下,学生对文中的角色有了认同感,和文中人物的脉搏一起跳动。此时,学生开始进入了角色,用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正当学生一吐为快时,突然从旁插入旁白,使刚刚揣摩到的情感冷却了下来。可以想见,在一段旁白之后,学生的激情已去,只能索然无味地应付,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心灵共振。

可见,如何准确处理旁白和对话的关系,已经成为分角色朗读必须直面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策划者,既要根据人物性格安排角色,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还要准确处理旁白和对话的关系,让旁白为分角色朗读服务。

一是巧读旁白创设情境。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可以说,离开了教学情境,教学将难以进行。一个好的情境能像磁铁一样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给整节课的教学营造一种非常和谐的氛围。在分角色朗读之前,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旁白的作用,通过反复研读旁白来创设分角色朗读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浓浓的对话情境之中。

像上例,我们可以通过研读第三自然段旁白,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少年为什么要“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而且“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少年“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反映出少年的机智。“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可以看出少年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反映出少年的决心、勇气,显示出强烈的爱国之情。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中,被少年的机智勇敢深深吸引,自己仿佛真的成了文中的那位少年,怀着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冒险劝阻吴王。

二是细品旁白揣摩心理。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映。读好人物对话,一定要深入理解对话内容,把握对话的语速、语调,读好对话的语气,从而体会对话背后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作为交代性语言的旁白,往往借助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在揣摩人物心理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在分角色朗读之前,教师要充分发挥旁白的作用,通过细品旁白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读好对话。

像上例,我们可以抓住少年和吴王对话旁白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读懂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揣摩人物心理、走进人物内心。如第四自然段旁白“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中的“终于”。通过细细品读,一方面可以体会到少年的恒心和努力等来了与吴王讲“挺有意思的事”的机会,说明机会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可以体会到少年的欣喜激动之情,因为可以有机会与吴王讲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了。学生在品读旁白的过程中,与人物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触摸到人物的脉搏,体会到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为读好对话做充分的准备。

综上所述,我们在分角色朗读中要准确处理旁白与对话朗读的关系,让学生以最贴近角色的语调、节奏、感情来读出人物的心声,切实提高分角色朗读训练的效率。

上一篇:小学口算与代数教学的相关性探究 下一篇:金融支持西双版纳州房地产去库存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