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误区浅析

时间:2022-05-11 09:32:49

初中数学教学误区浅析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成就面前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课改存在的一些误区,本文从几个方面就这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数学教改的热潮持续了多年,教改成果呈现不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在很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为了所谓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受”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作秀倾向,甚至新的误区。

一、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传统的板书

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当代教学进步的一大表现,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因而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被引入到传统教学,它的引入并不会改变教育的实质:传道、授业以及解惑。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许多老师在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在教学中如果不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结果为了能够制作一张张五彩缤纷,吸引学生眼球的PPT,许多老师常常耗费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来制作课件,对于如何把知识整理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等重要的问题倒没有时间去思考。通过笔者的观察,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会不自觉地加快讲解的速度,整堂课下来,很少与同学有互动的过程,更别说留有学生们的思考时间了,这样教学就成了单纯的演示,课堂上知识是讲解了很多,但学生们却没有很好的理解,长此以往,其学习的积极性也必将受到影响。

二、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误区

新课改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这强调了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这要求教学实现一种平衡,要改变以往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陋习,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往往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地、有效地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该“主导”的不“主导”,任由学生“自主探究”,由此,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就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控制、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然而,自主学习不是一种随意的自由学习,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正确、及时引导对于自主学习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合作学习运用的误区

我们知道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崛起的新生事物,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更不能以为好课就势必要合作学习。让学生每节课都去通过合作学习亲自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合作学习泛滥化。或者没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独立思考,看似热热闹闹的合作学习,其实教室里嘈杂声一堆,组内优生一言堂、学习较困难者自己玩自己的。这种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合作自由化的现象。或者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后没有学生合作后的汇报和组间的交流、没有学生的成果展示,而是教师先入为主、依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试想按这样的教学,先前的合作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很明显,这样的合作在当前课改的前提下有“作秀”之嫌,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形式合作。

四、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变满堂灌、被动听的教学为合作、自主的教学。然而,这并非否定一切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积极的方法和手段仍然可以为“我”所用。因对课改理念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出现否定一切传统因素的现象。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精神,也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对一切传统教学方法都予以否定,总是在听一两次培训,听别人讲一两节示范课就认为掌握了课改精神。无论什么课都让学生自学、讨论、探究学习,教师主导作用基本上不能体现,甚至认为用传统教学方法就等于不成功。其实,新课改是要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革除其弊端,是对以前成功经验的推广,对存在问题的改正,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并非否定一切。

上一篇:加强生物教学与实践思考关联 下一篇:谈怎样搞好高一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