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儿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5-10 09:06:12

我国少儿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随着少儿频道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少儿节目数量也迅速增加,本文结合当下实际分析目前国内少儿节目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少儿节目;原创;细分受众;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少儿电视节目是以未成年人为目标群的电视节目,世界上第一家少儿频道――尼克儿童频道,创办于1979 年 4 月。中国电视产业出现专业的少儿频道则是2003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此后,国内各地少儿频道异军突起、飞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34个专业少儿频道,还有一些少儿付费频道,同时,少儿栏目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全国所有的地市级以上的电台都开办了少儿栏目。随着少儿频道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少儿节目数量也迅速增加,一方面丰富了国内的少儿节目,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节目内容同质化严重,自制原创节目缺乏

尽管目前我国有34个专业少儿频道,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自制节目较少,大量引进国外的节目。如央视少儿频道、广州少儿频道、福建少儿频道、金鹰卡通、北京卡酷各大少儿频道都轮备播出BBC的《花园宝宝》、《巴布工程师》,迪斯尼的《小小爱因斯坦》、《米奇妙妙屋》、《小熊维尼家族》等,因为这些节目更受小朋友喜爱,并取得很高的收视率。

即使有自己的节目但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是极度缺乏原创性,同质化现象非常突出。如2005年底,山西卫视推出的一档以展示少儿各种才艺形式为主题的大型综艺栏目――《超级少年》。该栏目是一档注重展示、开发少儿综合素质的全新节目,在当时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社会评价。随后,许多电视台开始模仿,也推出了此类节目,如06年央视少儿频道《大风车》栏目正式启动周末版《非凡少年》,同年青岛电视台的《小白帆大舞台》,天津电视台的《成龙计划》,07年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08年央视少儿频道推出的《快乐大巴》等少儿真人秀类节目,节目内容同质化。

(二)缺少对目标受众的差异化细分,节目受众跨度过大

少儿节目的受众是少年儿童,这一群体并非一个笼统的概念,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有不同的特点。他们在心理、认知程度、兴趣爱好、接受能力、接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根据少儿受众年龄层次的不同,有差异地制作不同年龄段的分众节目,国外的许多少儿频道和少儿节目十分注重这一点,并制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节目。

目前我国已有34个专业少儿频道,但大部分少儿频道在制作和播出节目时,并未将受众群体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细分,很多都把0-15岁的少儿作为频道的一个笼统的受众群体,这一点在省市级少儿频道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少儿节目成人化且商业利益过浓

目前我国自制的少儿节目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不能用孩子的方式表达他们的世界,而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观念来制作节目。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孩子自我本真的表现太少,编导们总是习惯于事先对孩子们进行成人化的指导,让他们说大人喜欢听的话,穿当下流行时尚的衣物,甚至做出大人的样子等等。尤其在一些少儿选秀类娱乐节目中,很多孩子穿着大人模样的时尚衣着、唱着当下的流行歌曲,学着大人的样子为自己拉票,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成了节目吸引观众眼球的工具,这样的少儿节目实在让人担忧。此外,少儿频道充斥着大量的品牌服饰广告,孩子们在有意无意的观看中,长期受此类广告的影响,可能导致崇尚品牌,盲目攀比的坏习惯。少儿节目中大量地播放此类广告,忽略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少儿频道的宗旨是不协调的。

二、少儿节目的发展策略

(一)丰富节目类型,加强品牌意识

我国少儿节目整体质量不高,原创节目数量有限,且制作理念成人化,主要根源在于创作上没有激情和动力。少儿节目的创作应转变制作理念,减少节目的成人化,制作人首先应尊重儿童的心理变化和需求,让其成为节目的主题,关注所有的儿童,丰富节目的类型。

在品牌塑造方面可以向国外的少儿节目学习,把眼光和精力放在节目的创意和制作上,打造自己的品牌,并发展衍生产品,如美国的Disney公司,其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如央视的《智慧树》已成为央视少儿频道的一个品牌,它包括两个子栏目即《小小智慧树》和《智慧树》,一个针对1-3岁的婴幼儿,一个关注3-7岁的学龄前儿童。

(二)注入情感,淡化商业利益

少儿节目面向的是特定的受众群体,这一群体需要合理正确的引导才能有正确的认识。然而随着媒介市场化的发展,收视率却成为了指导节目策划和制作的重要指标,如果抛开少儿节目的职能一味追求收视率,久而久之,少儿的世界就少了纯净与美好,多了利益和浮躁。目前,我国少儿节目种类繁多,但侧重道德观念的节目却不多见,即使有也做得不够具象、深入。少儿节目应注重品德教育和情感培养,在节目中较多地注入情感元素。让青少年在某件事情中了解正常人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体会做人应有的权利、情感、人道主义心怀等等,从而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目前,除少儿节目本身一味追求娱乐化以提高收视率外,少儿频道的电视广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少儿频道的电视广告也应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尽量发挥儿童电视广告的正面影响力,使少儿频道的广告从纯粹的商品宣传提升到与儿童综合素质、情感培养相结合的层面上。

(三)结合当地特色,突出地方少儿节目的本土化

我国少儿节目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缺乏创新,较难形成自己的个性与风格,这一点地方台的少儿节目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当前市场化的竞争下,地方台的少儿频道面临较大的压力,一方面缺乏自己的创新团队,另一方面没有央视和省级台在节目资源上的优势。因此,地方台的少儿节目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最好能与本地的实际和特色相结合,打造极具本土文化的少儿节目,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地观众。

地方台的少儿节目因传播范围有限,其主要收视群体实际多为本地的青少年,因此自办节目的重点应放在突出地方特色上,这需要我们的编导在设计制作节目时,将突出地域性放在首位,节目的参与者应为当地青少年,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也应尽力地方化,通过本地实情与本地特色的高度融合,努力到当地民间文化中去挖掘被孩子们喜爱的内容。少儿节目的本土化,可以极大地增强节目的亲和力,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无论内容、形式还是文化品味,本土化都应是少儿节目经营的基本策略。

上一篇:平邑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探讨 下一篇: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深圳文化旅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