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引领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5-10 05:24:41

创新思维引领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保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学生 创新

当前,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他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新课程标准指出“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保证。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通常是指以创新为出发点的观念和意识。它包括好奇心、探究的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创新意识的激发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基础。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必将会给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带来很大的帮助。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聆听音乐,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每堂课一上课,学生的思想都会由下课时地松弛变为上课时的紧张,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为此,我们在上课前播放一段节奏欢快的轻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

(二)播放动画,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动画片是小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对动画片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学生更是一个比一个发言积极。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必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

(三)展示图片,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变化,而不同的情绪变化正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学投影片的视觉效果,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不同投影片,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民主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能保证学生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录音播放。苏教版教材第11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中讲到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为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在上课前可以先借助电脑播放器把钢琴曲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中听出了什么?听后你有什么想法?你对这首钢琴曲的哪个地方感受最深?为什么?由于学生对这首钢琴曲还不甚了解,自己的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因而他们在回答时就不会受局限,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而促使自己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二)录像再现。苏教版教材第11册《麋鹿》这一课主要是通过对麋鹿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描写,让学生对麋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于小学生平时观察到麋鹿的机会很少,有时即使有机会观察,看得也不是十分地仔细,因此在对课文内容理解时,自己的思维就受到了局限。

(三)网络下载。《秦兵马俑》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什么是俑,俑的作用是什么,秦兵马俑又是什么样的,他有哪些特点?小学生很难有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很难得到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打开计算机,进入相关的网站,找到这些内容下载下来,一看便明。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落到了实处。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表现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要能够做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一)实物演示。写入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中的许多东西,孩子们都没有亲眼见过。究竟这个物体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书中所写的,孩子们一概不知,如白鹭。这很不利于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这个物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是能见到的,为此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白鹭的标本,上课时利用利用标本展示给学生看。

(二)摹拟试验。许多事情,如果不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其中道理永远都不会明白。例如美术课肖像描摹,同是一个人,它能被画成不同的肖像。其原因是每个学生所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人物的肖像就不一样。

(三)虚拟假设。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的主人公结局都是极具有悬念性的。如果能对这些主人公后面的故事进行一番虚拟假设,势必会对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一定的帮助。假如你是《船长》一文中获救的乘客,当你来到哈尔威的墓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把它后面的故事虚构成一段文字讲给同学们听。

总之,在全市上下高效课堂提升年的背景下,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创新思维引领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卡斯帕尔《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高等教育研究.1999.3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3]孙洪敏.《创新思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4

上一篇:曲阜话语气叹词浅议 下一篇:浅谈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中的几种工作法